8月27日,新能源车龙头ETF(159637)场内价格涨超2%,成份股亿纬锂能涨超8%,震裕科技、格林美、威迈斯涨超7%,汇川技术涨超5%,当升科技、赢合科技涨超4%。
消息面上,在全球贸易波谲云诡的背景下,中国锂电出口延续强劲增长势头。海关数据显示,锂离子电池1-7月出口额411.43亿美元,同比提升26.2%。其中7月单月出口额70.47亿美元,同比增长31.66%,环比增长6.77%,表现尤为亮眼。
从技术路线上来看:1)磷酸铁锂电池LFP:7月出口6.2GWh,占比42.3%,同比增长76.1%,其高安全性、低成本特性在东南亚及商用车市场占比超80%;2)三元锂电池7月出口8.4GWh,占比56.6%,同比增长32.9%,凭借200-250Wh/kg能量密度优势占据欧洲高端车型70%市场份额。
值得一提的是,头部企业全球化布局加速。
宁德时代通过德国工厂(14GWh)投产及匈牙利、西班牙基地建设,欧洲市占率提升至43%,2025年海外收入目标占比超35%;
比亚迪刀片电池储能系统在欧洲渗透率突破15%;
亿纬锂能欧洲、澳洲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超120%,中标储能项目总量达63GWh。
目前,中国锂电已占据全球60%市场份额,2025年Q1海外装车量中宁德时代(29.5%)、比亚迪(6.5%)增速显著,而日韩企业面临成本压力(如LG新能源磷酸铁锂正极依赖中国进口)。技术迭代方面,固态电池研发进入中试阶段,钠离子电池预计2025年底量产,进一步巩固竞争优势。往后看,中国锂电在固态/钠电技术迭代窗口期,头部企业通过绑定国际车企、布局绿电供应链,有望持续扩大全球市场份额至70%+。
另外有一件事也是锂电投资往后越来越需要关注的:锂电回收或进入爆发期。
数据显示,2018-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新增约400万台,根据动力电池普遍5至8年的使用寿命推算,这批电池将在2025年至2027年间集中退役。也就是说,2025年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超过百万吨,到2030-2032年,年退役规模更将达350万吨,对应市场规模超千亿元。
由于回收这个生意此前门槛比较低,因此小作坊非常多,市场比较乱,目前国内电池回收相关企业现存量近19万家,而工信部认定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的白名单企业仅有156家。此前,小作坊通过减少环保设备、降低税收与安全投入等方式压缩成本,收购价可比正规企业高15%-20%。但随着碳酸锂价格回归理性,其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回收动力也随之减弱。与此同时,头部企业例如格林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通过先进工艺普遍可将回收率提升至95%以上,可以说是降维打击。因此,对于正规军来说,这一块市场就是一片待开拓的蓝海。
例如1)电池回收龙头格林美2024年以332亿元营收创下历史新高,当年回收拆解动力电池3.6万吨,同比激增31%,从黑粉中提取碳酸锂的回收率超90%,锂产量突破4000吨,技术与效益同步提升。2)宁德时代不久前启动“全球能源循环计划”,其副总经理蒋理透露,公司已建成全球最大电池回收网络,2024年回收废旧电池约13万吨,产出锂盐1.7万吨。3)比亚迪披露,通过自建的生产—回收—再生闭环,截至2024年底已回收超1万吨动力电池。
综上,锂电板块的细分赛道亮点还是很多的,在内卷逐渐偃旗息鼓、技术创新成为主流的背景下,无论是出海向外开拓还是电池回收向产业链环节挖掘新收益点,都是市场空间还很大的好生意。
截至2025/8/26,新能源车板块估值26倍,距离2020年以来的均值还有超37%的修复空间。布局工具上,看好产业链回暖的投资者可以关注新能源车龙头ETF(159637),跟踪标的为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不会出现风格漂移的问题。成份股囊括A股市场50只新能源车产业链上中下游龙头个股,是跟踪新能源板块行情的高效投资工具。截至2025/8/26,前十大成份股为:宁德时代、汇川技术、比亚迪、三花智控、长安汽车、华友钴业、亿纬锂能、天齐锂业、赣锋锂业、格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