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人们在巷子里饮茶聊天。人民网记者焦磊摄
傍晚时分,阳光温暖舒适,微风轻吹,一大碗热茶、三五好友,一起唠唠家常,便是巷子里老人们每天的幸福时刻。在新疆库车老城的龟兹小巷,游客的脚步与居民的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独特的生活画卷。
很难想象,两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泥巴巷”里杂物乱堆、尘土飞扬,老屋残破,狭窄的街道几乎难以通行。
变化,始于2023年。库车市委、市政府和宁波援疆指挥部把目光投向这条沉睡百年的小巷,干部们率先行动起来。187名党员干部分成6个先锋队,带头清理垃圾、粉刷墙面、修缮道路。白天没空,就利用晚上和周末。渐渐地,居民也从旁观走向参与,有的出力出工,有的捐赠家传的老物件,装点小巷的墙面与庭院。
宁波援疆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曹刚介绍,龟兹小巷的改造坚持“修旧如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没有大拆大建,而是用“绣花功夫”进行微改造。

游客在小巷里打卡拍照。人民网记者焦磊摄
如今,百年老屋被悉心修缮,古树依旧挺立,花木门扉、菱形窗格焕发新彩。在小巷入口,一块巨大的地毯墙吸引着无数游客驻足,它由织物拼接而成,图案精美,色彩艳丽,成为小巷的独特符号。
“以前街道尘土飞扬,房子又老又破,我们谁也不敢相信能改得这么漂亮。”在“南来北往”旅游家访院,店主向记者感慨。如今,小巷焕然一新,她正打算把自家院子改成民宿,白天免费供游人歇脚品茶,“老房子成了新家业,心里特别有干劲。”
几次改造升级,让这条老街焕然新生。2023年5月,龟兹小巷首度提升,仅用30天便完成环境更新;2024年4月再度升级,当年接待游客105.3万人,实现旅游收入1.4亿元。2025年,小巷又添新貌:入口处建成龟兹弦音工坊和方锦龙大师工作室;尼沙汗古民居修缮后成为民歌演绎中心;巾帼女子创业基地落地,带动不同民族女性就业;党员先锋驿站设立,成为服务游客的新窗口。
截至目前,龟兹小巷共投入4670余万元,植入小吃、手工业态、非遗传承、咖啡饮品、民宿酒店、餐饮娱乐、特色酒馆等55家业态,招商引资1.1亿元,实现辖区居民旅游就业360余人,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55.6万人,实现旅游销售收入2.1亿元。
库车市萨克萨克街道党工委书记吴海斌介绍,小巷改造之后,商业业态增加了一倍多,带动了周边劳动力就业增收。“现在,不少家庭的收入有了明显提升,有些业态生意火爆,日均营业额可达6000元。”
如今,徜徉在龟兹小巷,老屋的木门吱呀作响,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新开的咖啡馆、文创店、旅拍院,又为古巷注入现代的活力。老街新颜,既留住了历史的厚重,也开拓了发展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