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售游戏账号却被诱导下单消费卡、为缓解压力半年花9万多买二次元周边……8月27日,上游新闻记者从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了解到,近期处理了多起涉未成年人网络消费纠纷事件。

警方提示,要警惕虚拟交易中隐藏的陷阱。图片来源/上海浦东警方
7月17日晚,浦东分局潍坊新村派出所接到居民施女士的报警求助,称11岁的女儿小彤在网上进行游戏账号交易时被骗。
施女士介绍,小彤为了赚取零花钱,在网上发布了出售游戏账号的帖子。不多时,便有一名“买家”联系上了她,对方还特意邀请了一名“第三方见证人”来保障“交易安全”。按照“见证人”的指导,小彤在京东平台上购买了一张200元的消费卡作为“保证金”。结果没等账号交易结束,对方就利用屏幕共享套取了消费卡的卡密,将卡里的200元钱款卷走“跑路”了。
民警曹昕晨了解情况后,立即拨通了京东客服电话说明情况,客服也表示会配合民警冻结该消费卡。所幸,骗子还没来得及使用,200元的消费卡被冻结。经多方协调,这笔资金顺利返还给了小彤,成功挽回了损失。

为缓解压力,女孩半年购买9万多元的“谷子”。图片来源/上海浦东警方
7月29日,浦兴路派出所民警又接到了辖区居民洪女士关于家庭矛盾的求助,洪女士称12岁的女儿小莉沉迷二次元文化,多次借用手机以正常网购为由,偷偷从其他二次元爱好者手中购买大量“谷子”,短短半年时间就已经花费达9万余元。
民警何一灵介绍,“谷子”是二次元圈内对周边产品的昵称,而此类产品往往具有强烈的个人喜好色彩,在圈内人士之间的交易更像是“以物易情”,事后再想要退货退款十分困难。
随后,何一灵来到洪女士家与小莉进行交流。沟通中,小莉告诉何一炅,她刚刚升入初中,学习节奏发生了变化,成绩出现明显退步。面对学习压力和人际困扰,购买喜爱的“谷子”就成了她缓解情绪的唯一出口。
了解到症结所在,何一灵告诉她,喜欢二次元文化本身并没有错,但也要树立正确理性的消费观念,采取更加合理的方式去排解压力。同时,何一灵建议洪女士多关注女儿的情感需求,用陪伴和理解代替单纯的物质满足。经过一个多月的跟踪回访,小莉不仅不再沉迷于购买“谷子”,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改善。

男孩沉迷游戏,充值超2万。图片来源/上海浦东警方
8月9日上午,芦潮港派出所接到了来自居民毛女士的类似求助,她年仅12岁的儿子小然在游戏里“氪金”超过2万元。毛女士称,由于平时工作比较忙,她总是将自己的手机给儿子玩游戏,小顺也在游戏世界里越陷越深。为了能够在游戏里赢过其他人,小顺趁着毛女士付款时偷偷记下了支付密码,钻入了游戏充值的“无底洞”,直到银行卡余额不足的提示短信发送到手机上,毛女士这才发现儿子沉迷游戏的情况。
了解到具体情况后,民警曹雨沁一边协助毛女士联系游戏客服,提供了未成年消费的相关证明材料,一边和小顺开展交流谈心。经过多轮沟通,最终成功退回了1.2万余元的充值金额。小顺也答应今后再也不会做出胡乱消费的行为。
警方提示:请广大家长务必加强对孩子网络消费行为的监管,谨防支付密码泄露,开启消费提醒功能并定期查看账单。同时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
上游新闻记者时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