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8月27日电(记者陆宇航、余蕊)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要求,加快实施“人工智能+”消费提质行动,拓展服务消费新场景,培育产品消费新业态;加快实施“人工智能+”科学技术行动,加速科学发现进程,驱动技术研发模式创新和效能提升,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加快实施“人工智能+”治理能力行动,开创社会治理人机共生新图景,打造安全治理多元共治新格局,共绘美丽中国生态治理新画卷。这些行动部署将推动人工智能更好赋能千行百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创造新消费催生新就业
“人工智能+”是驱动消费领域提质增效的关键新动能。人工智能的广泛渗透应用,正在深刻重塑消费市场的形态与体验。
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驱动发展中心(数字经济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徐彬认为,人工智能赋能消费将形成四种趋势:一是从“功能体验”向“情感体验”升级,为消费品叠加上情感体验,包括对文化理念的价值认同、对自我表达的心理满足等;二是从“千人一面”向“一人千面”升级,可根据消费者偏好量身定制产品和服务;三是从“辅助工具”向“智能伙伴”升级,根据用户需要提出建议、参与决策,并不断进化,成为越来越好用的工具;四是从“单一业态”向“跨界融合”升级,逐步迈向通用人工智能,开辟全新消费市场。

图为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机器人进行“才艺”展示。(7月29日,新华社记者陈浩明摄)
在“人工智能+”服务消费领域,人工智能正成为新型文化消费的“加速器”。例如,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真实影像级视频生成大模型——可灵AI已在全球拥有超过4500万创作者,累计生成超2亿个视频和4亿张图片,为超过2万家企业客户提供服务,应用覆盖广告营销、影视动画、游戏制作等行业。
在医疗健康服务领域,具有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疾病负担等“三高”特点的慢阻肺,却面临着公众知晓率低、肺功能检测率低、基层规范治疗率低的“三低”困难。现在,只需打开百方AI医生小程序,输入“慢阻肺筛查”,再根据小程序提示,近距离对着手机咳嗽几声,就可以完成筛查。据北京百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测算,准确率高达94%,每1000万人采用这种AI筛查可节约费用7.7亿元。
在线上产品消费场景中,某网购产品推荐网站将“招投标/合同数据提取”工作放在北京智谱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BigModel开放平台上,借助GLM-4.5等模型,高效替代人工完成复杂信息的语义推理与分类。在这一过程中,消费者的潜在需求被深度挖掘和即时响应,实现消费场景的智能化、多样化。
智能体在人工智能领域正被广泛应用。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日前推出了360智能体工厂和纳米AI多智能体蜂群。智能体工厂具备无需编程、为企业打造推理型智能体及多智能体蜂群等能力;纳米AI多智能体蜂群可模拟岗位分工,将复杂任务拆解后由多个推理智能体协作完成。智能体可以共享“记忆”,解决协同矛盾。
“人工智能产业本身及其赋能的应用场景将催生新的就业机会,如数据标注员、人工智能提示词设计员及基于人工智能进行内容创作与模式创新的各类新职业。”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研究院教授、联合国高级别人工智能咨询机构专家张凌寒说。
持续推动“智能向善” 构建中国特色人工智能治理框架
在张凌寒看来,人工智能正使得我们重新审视哲学与伦理的基石性概念。它挑战了“智能”“意识”乃至“主体性”的传统定义。
“在伦理规范层面,人工智能的应用将推动伦理从‘事后反思’转向‘事前设计’。”张凌寒说,“我们必须将‘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原则,通过算法、代码和规制,嵌入到技术架构的底层。责任、公平、透明等传统伦理原则,也需在人机协同的复杂场景下被重新解释和界定,从而构建技术安全、可靠、可控的规范体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保密局科技委主任吴世忠表示,要研究完善数据处理、模型开发、系统应用等人工智能伦理规则,规范人工智能服务应用管理,持续推动智能向善,促进人工智能更好造福人类。
“在社会治理、安全治理和生态治理三个层面,人工智能不断推动治理工具与架构的深度变革。”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郑南宁说,面对这一系统性变革,我国正加快探索和构建中国特色人工智能治理框架。一方面,加快数字政府与智慧城市建设,以提升政务服务的便利性和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另一方面,大力鼓励“人工智能+绿色”协同创新,推动智能低碳技术与生态治理的深度融合,实现绿色发展与智能发展的双重目标。
数据治理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对此,张凌寒建议,构建清晰化的规则体系,通过“立改废释”等方式,明确数据采集、持有、加工、流通等各环节的合法性边界与合规指引;探索多元化的流通模式,鼓励并规范发展数据经纪、数据空间等新型业态,实现数据价值的最大化释放;强化国家层面的资源统筹,加快建设高质量训练数据集与行业标准数据集。
此外,意见提出,要健全国有资本投资人工智能领域考核评价和风险监管等制度。加大人工智能领域金融和财政支持力度,发展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完善风险分担和投资退出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政府采购等政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