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7 22:09:30 股吧网页版
财通资管李响:顺大势逆小势 相信周期的力量
来源:财联社

  近年来,权益市场的波动愈发显著。无论是结构性行情下板块间的快速轮动,还是投资者情绪在宏观环境与政策预期之间的反复切换,都让市场的不确定性成为常态。过去两年,AI、创新药、新能源等主题接连引领短期行情,而此前的消费白马、互联网龙头亦曾因估值调整经历深度下跌。热点更替背后,许多投资者面临一个现实困境:短期交易节奏与长期价值判断之间的张力日益凸显。

  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够穿透市场噪音、依托系统研究框架,找到价值锚点并坚持长期主义的基金经理显得格外稀缺。财通资管权益投资总监李响便是其中之一。

  作为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坚守者,不被短期市场情绪所左右,可谓是李响投资生涯中学会的第一课。无论市场如何变化,她始终坚守“以合理价格买入优质资产”的投资理念,以企业基本面为出发点,结合商业模式、管理层、行业周期等因素,构建进攻与防守兼备的投资体系。

  2023年5月,李响从东证资管转战财通资管,开启了一段新的历程。在东证资管时期,她接受了严格的研究训练,并在多年的投资实践中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打法;加入财通资管后,她将这种积累延伸至全市场框架,并持续磨炼跨行业比较研究、逆向思维与风险控制等方面的能力。

  在她看来,长期主义不仅是理念上的自我认同,更是通过方法论落地,在复杂市场中保持稳定的底层逻辑。正是这种特质,使她能够在短期波动中保持冷静,从容寻找具备长期价值的投资机会。

  锚定企业价值,在周期底部逆向布局

  在与李响交流的1个多小时中,粗略统计,她提到“价值”一词有32次,提到“周期”有41次,而“价格”一词也出现了15次。俗话说,三句不离老本行。从她每一次回答中,不难发现对于价值投资的深度信仰。

  从2008年入行时开始接触价值投资理念到如今,李响已经在这条道路上探索了17年,在长期的耳濡目染和投资实践中,对于价值投资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价值投资的本质是以合理价格买入优质资产,赚取企业成长的钱。这要求以更长远的眼光看待企业,将投资收益的根基锚定在企业本身创造的价值上。

  在经典价值投资理念之上,将自身的投资实践和认知相结合,她进一步丰富了自己投资框架:以企业长期价值回报为核心,重视深度研究,在合理的价格买入并持有具备持续竞争优势的优质标的,获得可控风险下的合理回报。在强调个股质量的同时,还注重投资时机、组合风险的把控,更加符合市场资金的现实需求。

  价值投资,本质上是相信均值回归的基本规律,在股票价值低估时买入,在价值被高估时卖出,因此股票投资的核心能力在于定价能力,即对于一家公司在某个阶段的价格状态需要有自己的判断。

  在李响看来,定价能力来自于深度研究、寻找认知差。这也是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在一笔投资中,大部分盈利来自于对产业规律、企业竞争力的理解,同时价格因素也很重要。在合理或显著低于公司价值的价格买入,能够为投资提供更高的安全垫。在投资中,她比较看重投资的胜率和确定性。

  李响相信规律和常识、相信周期的力量,因此偏好逆向投资,在周期的底部布局,把握宏观经济周期、行业景气周期和企业经营周期共振的机会。

  她表示,在经济周期、行业周期底部时介入,投资胜率往往较高,如果叠加企业经营周期底部,投资的确定性就会更高,同时由于市场普遍悲观,也往往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优质资产。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与企业共情、与投资者共振,知道它们都在想什么,带着善意和价值共创的想法去投资——当众人皆弃的时候,更应该冷静审视企业的真实基本面,尤其是那些被市场所忽视的亮点。”在李响看来,这种逆向投资思维与价值投资的本质相契合,也是投资获利的关键。

  “市场总是倾向于线性外推,对短期因素过度反应,而对长期因素反应迟缓;在投资时,人多的地方不要去。”李响总结道。

  价值投资理念对李响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术”的层面,即传授分析公司、跟踪行业及投资的基本方法,更重要的是在“道”的层面,帮助她建立起全新的思维方式——透过现象看本质,坚持长期主义。

  “践行长期价值投资的人,无论做人做事,往往正直且积极。在看待一些问题时目光更长远,坚持做长期而正确的事,做时间的朋友”,李响表示,“投资最终是认知和心性的变现。”

  选股 “三板斧”:商业模式、人与周期

  “消费行业的稳定需求和清晰逻辑,让投资回报更容易显现。但当视野扩展到科技、制造等更复杂的行业,就必须更深刻理解不同行业的投资逻辑和内在规律。”李响坦言。

  从消费研究员到全市场基金经理,李响经历了方法论的系统重构。这一过程不仅要求跨越行业边界,也迫使她对原有框架进行深度拓展。但万变不离其宗。从自下而上维度,筛选公司的核心方法论是相通的:关注商业模式、管理层以及周期阶段。

  商业模式是“护城河”。在她看来,好的商业模式往往能让企业与客户之间形成正反馈循环,从而扩大企业的低成本优势,往往决定了超额盈利的稳定性。

  但人,尤其是核心管理层,往往是一家企业的灵魂。李响表示,无论是消费品公司依赖的品牌壁垒与渠道建设,还是科技企业需要的创新迭代与研发投入,背后都离不开优秀的管理层。

  她进一步解释道:“优秀企业家能精准把握市场机遇,从产品打造到渠道建设,再到激励机制与执行力,这些能力决定了企业能否完成从0到1和1到N的跨越。”这种对管理层的重视不仅源于消费行业的特性,更是她在全市场投资中得出的普遍结论。

  “优秀企业很多时候只是结果,在行业低谷期,我们相信优秀企业先于行业走出低谷的可能性更大。”李响补充道。

  与此同时,在选股环节,李响还会重点考量行业和个股所处的周期阶段。她指出,当前许多行业正经历从高速成长向成熟阶段的过渡,周期底部常常孕育低估机会。她以煤炭、制造等行业为例解释道:“在极端悲观的情绪下,往往能发现被低估的企业价值,这类公司不仅能提供确定回报,后续估值修复也会带来超额收益。”这种兼顾成长与周期的视角,使她能够在市场波动中找到更坚实的价值锚点。

  这种融合商业模式、管理层与周期的框架,让李响能更好地在不同市场环境中把握机会,既能识别具备长期成长性的企业,也能在周期低谷捕捉被低估的价值标的。

  追求绝对收益目标下的风险可控

  过去,李响从价值投资视角出发,更偏好处于稳定期、成熟期的大公司;加入财通资管后,在与公司成长风格选手互学共鉴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了自身的投资框架。尤其是最近几年,经历了宏观经济周期逆转,也使得其对组合管理、回撤控制有了更多的思考。在李响看来,坚持绝对收益目标,追求风险可控前提下的合理回报,是构建投资组合的起点。

  如何实现这样的目标?她认为,需要从个股选择、仓位管理、行业分散和估值约束等多个维度入手,力求在追求回报的同时降低波动。

  首先,从绝对收益视角选择股票,在组合管理过程中,根据股票的风险收益比进行动态平衡,把握买入的时机和价格,充分考虑时间成本和资金效率,在确定性不足时,分散投资并在合理价格买入或许是更有效的方法。

  “投资的目标不是为了争第一,而是避免一直落在后面,客户的持有体验我们尤为看重。”李响表示。

  其次,胜率优先,注重资产结构的多元和组合的层次感。据李响介绍,对于组合而言,主要仓位会放在投资胜率较高(确定性)且估值具有安全边际(价格低位)的资产,尽管绝对回报未必很高,但风险相对清晰可预测。

  再次,中观视角下的分散投资,“顺大势、逆小势”。李响表示,人类的发展很大程度是由科技创新驱动的,这个过程中应该怎么选择这是“大势”。“顺大势”,即顺应市场客观规律、产业方向和人性。而“逆小势”,即寻找一轮周期的相对低位参与,避免在过热的市场环境中去追高。她强调,投资需回归中观框架,既要避免掉入价值陷阱,又要警惕短期由情绪驱动的高估值风险。

  最后,适度择时,在明确宏观环境和个股所处周期位置、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后,再确定投资和交易策略,从而实现组合在可控回撤下的稳定增长。

  李响特别提到抄底的难度:“抄底容易犯错,过早介入有时往往让人陷入被动,因此在投资过程中应避免在左侧过早买入,而需要在行业底部明确后再投资,即使错过部分底部收益,也能降低时间成本和压力。”

  “控制失误,方得始终。”李响认为,少犯错是长期制胜的关键,也是组合管理的精髓。

  从“孤勇者”到“军团作战”:价值投资的薪火相传

  一个人走得快,但一群人走得远。“一个人的认知边界是有限的,依靠团队去投资或是最优选择。我们权益团队基础较好,研究端能够较好地为投资端赋能。”李响表示。

  据了解,财通资管权益团队现有约40人,其中研究员超20人,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全覆盖的基础上,在科技、制造、医药、消费等领域配备了较多投研力量,强化对主流赛道的深度覆盖能力。今年以来,公司权益产品整体表现较好,尤其是科技、制造、医药、消费等行业主题产品表现亮眼。

  “在团队架构、产品布局、业绩积累、客户口碑等方面,我们权益团队都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已经走过了从0到1的初创阶段,正处于从1到N迈进的关键时期。我希望能更好地发挥自身价值,将自己过去积累的价值投资理念和研究经验,切实帮助公司业务发展和团队成员的成长。”李响如是说。

  谈到公司权益业务未来的发展规划,李响表示:首先,将进一步加强投研团队人才梯队建设,持续补充后备力量;其次,结合市场需求或产业长期趋势判断,对产品进行前瞻性规划,同时加强港股的研究覆盖和产品布局;此外,持续完善人才考核、晋升等制度机制,注重考核的长期性和人性化,助力研究人才向投资转化。 “我们的目标是,能够打造一支持续创造价值的‘长期主义军团’,相信规律、敬畏周期,以‘价值共创’的初心和逆向投资的勇气,力求提升投资者的体验感。”李响如是说。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