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月
近日,英伟达宣布推出NVIDIA Spectrum-XGS Ethernet技术,该技术将作为NVIDIA Spectrum-X以太网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向全球用户提供服务。
据悉,Spectrum-XGS Ethernet技术是一项专为分布式数据中心设计的跨域互联解决方案。它的核心目标是连接多个地理位置分散的独立数据中心,共同构建一个具备千亿级计算能力的AI超级工厂。
对中国AI产业而言,这既是竞争与挑战,也是一次创新发展的机遇。笔者认为,中国AI产业应避免盲目跟跑,通过差异化竞争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其一,持续推进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AI产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英伟达拟建的AI超级工厂依赖于一系列先进技术,如跨区域扩展架构、自适应距离拥塞控制等。
要想在技术竞争中突围,我国AI产业需加大在芯片网络通信、算法等核心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协同创新,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提高AI技术的自主可控性和竞争力。例如,华为昇腾、寒武纪、天数智芯等企业,可通过架构创新、工艺改进等方式,提升芯片性能和算力,减少对国外芯片的依赖。同时,我国AI产业可以通过发展特色芯片,如针对特定场景的专用AI芯片,提高芯片的性价比和竞争力。
其二,构建完整的AI生态系统。英伟达构建了从芯片到软件的全栈AI生态,实现了各环节的协同发展。我国AI产业可以借鉴这一模式,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整合芯片、硬件、软件、应用等各方资源,形成具有协同效应的AI生态系统,促进技术的快速迭代和应用推广。
我国AI产业可以通过强化算力、算法和数据供给,构建开源开放生态体系。在算力普惠化方面,加快建设新型绿色低碳算力中心,降低中小企业使用成本;算法开源化方面,推动高水平开源社区建设,支持“魔搭(Model-Scope)”等平台扩大模型共享;数据要素激活方面,鼓励企业利用政务、医疗、交通等领域高质量数据训练模型。
其三,推动行业应用落地。英伟达拟建的AI超级工厂注重与工业制造等具体场景相结合,通过数字孪生、工业仿真等应用推动行业智能化转型。这与我们的努力方向不谋而合:AI发展要紧密结合行业需求,将技术创新与实际应用场景相结合,从而实现其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这为我国AI产业技术落地、开放应用场景提供了政策支持。
我国AI产业应立足本土丰富的应用场景,深入挖掘制造、医疗、交通等行业的需求,将AI技术与实际场景深度融合,以应用驱动技术发展,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的AI解决方案。例如,针对制造业中小企业数字化基础薄弱的问题,提供低门槛、易部署的AI工具和平台,帮助其实现生产流程的优化和效率提升。
多方合力下,我国AI产业一定会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