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发布关于吸纳会员的公告,包括威海蓝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6家单位取得会员资格。经梳理,截至8月27日,年内协会已吸纳19家机构成为新会员。
整体来看,协会正广泛吸纳支付产业上下游公司成为会员单位,从支付产业链纵深方向上加大规范力度。同时,年内也有16家会员单位被协会取消了会员资格。
具体来看,根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章程》《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会员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协会审议通过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威海蓝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旅通商务有限公司、深圳市道控技术有限公司、郑州欣昌科技有限公司、贵州智农惠家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成为会员的申请。
经梳理,年内协会已发布3次吸纳会员单位公告。除本次外,还包括1月份,协会审议通过了宁夏黄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石嘴山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星富通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单位的入会申请;6月份,广东省邮政广告有限公司、汇商天下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聚合吧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至善近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单位加入协会。
“协会吸纳会员呈现‘广覆盖’与‘强规范’并行的特征。”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协会广泛吸纳支付产业上下游公司为会员单位的举措具有三重价值:一是促进产业链协同,通过银行、科技公司、服务商等多元主体联动,推动支付服务从单一环节向全链条升级;二是加速标准化进程,依托协会平台统一技术规范与安全标准,降低行业碎片化风险;三是优化市场生态,形成“竞合共生”的良性格局,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年内协会吸纳会员呈现多元化特征,会员类型涵盖支付产业上下游公司。”中国(上海)自贸区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刘斌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广泛吸纳支付产业上下游不同类型公司为会员单位将对行业发展有所助益:其一,将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秩序;其二,可促进产业链上各环节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发挥协同效应,共同推动支付行业的健康良性发展;其三,金融科技类公司的加入能加速行业数字化转型,提升支付服务效率和质量,助力整体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在广泛吸纳支付产业上下游公司为会员单位的同时,协会也在加大对现有会员的管理力度。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协会年内已发布了5次《关于注销会员资格的公告》,合计16家会员单位被“退群”。
“通过动态清退机制取消会员单位,形成‘有进有出’的生态闭环,这一特征反映出协会在推动行业扩容的同时强化合规导向,引导资源向技术能力强、服务规范的机构聚集,凸显‘质量优先’的监管逻辑。”田利辉进一步表示,协会监管呈现“扩招+清退”双轨并行,既鼓励创新又严控风险,推动行业从粗放扩张转向精细化治理,这一监管模式既契合金融科技高速发展的现实需求,也为防范系统性风险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