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8 01:47:30 股吧网页版
秋季市场券商前瞻:科技主线与资金活水共舞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王蕊

  近期,多家券商集中发布新一阶段策略研判,普遍看好接下来的政策延续和流动性改善,并对中国资产长期重估趋势充满信心。

  8月27日,在华泰证券2025年秋季投资峰会上,华泰证券机构业务委员会主席梁红表示,全球资产配置正逐步形成更多元化和分散化的趋势。

  大势前瞻维持乐观

  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易峘表示,今年以来,国内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丰富性超过预期,居民、政府以及市场流动性明显变好,预计后续财政政策将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保持多样性,稳增长的政策立场仍将延续。

  她同时提醒,美元自1970年以来历经五次调整,当前投资者应警惕美元作为法币的公信力下降,可更加积极地配置具有稀缺性的资产,包括股权。

  华泰证券研究所所长、固收首席分析师张继强认为,今年第四季度,国内流动性仍较为明确,市场在经历估值和情绪修复后,关注重点将转向业绩能否跟进。当前股债性价比略有收敛,若股市延续震荡上行,板块机会将是决定胜负的关键;若上涨斜率变陡,则需对中期可能出现的反复做好准备。总体而言,中国资产的价值重估仍在演进之中。

  “当前资产配置需注重周期位置与风险规避。”华泰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首席分析师林晓明说,美股历经两年上涨后已处于本轮周期的高点,趋势反转可能震荡反复,预计今年下半年进入下行趋势,明年上半年风险会更大。随着美国经济周期进入下行,美债迎来配置性机会。国内方面,本轮A股周期滞后于海外市场,目前处于上行周期,前景相对乐观。

  就在此前一天,国金证券首席策略官牟一凌用“破晓”一词概括对中国市场的秋季展望。

  他表示,在国内“反内卷”、债务停止收缩、海外发展制造业的组合下,国内制造业企业的资本回报将会逐步企稳回升,海外企业的资本回报反而可能因此下降。生产力才是财富,但金融资本的流向大大低估了中国的产能价值,上述趋势的逆转已经开始。

  资金流入空间仍在

  作为本轮行情的主要推动因素,流动性已成为当下市场绕不开的讨论焦点。华泰证券策略团队观察到,交易型资金正持续净流入市场,活跃度创2016年以来新高。而在8月初,主动型外资在A股的仓位仍位于2021年以来的中枢水平,预计仍有加仓空间。

  据信达证券研发中心的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20日,剔除私募基金与保险的资金净流入汇总情况,今年A股资金净流入额占自由流通市值的比例约为2.1%,资金为小幅净流入状态。预计融资余额、公募基金份额增加,以及首发(IPO)、增发、产业资本净减持等流出项环比下降有望支撑资金面改善。

  长江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戴清提到,居民资金或正从银行理财产品逐渐转而流向非银理财产品与资本市场。7月M1、M2双双增速回升,表明市场或存在“理财资金逐步流入股市”现象。

  从居民资产搬家的潜力来看,东兴证券研究所策略首席分析师林阳估算称,综合来看,中国城镇家庭未来股票基金等持有金额中期可以达到30万元,户均配置增量为22万元。

  建议关注科技主线

  “中国资本市场正进入前所未有的新阶段,用过往经验看待未来市场存在较大局限性,需要打开新的思路。”8月27日,林阳在最新季度研判中提到,中国经济已经在从追赶者向引领者转变,资本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将持续强化大科技板块,形成类似纳斯达克市场的结构性特征。预计相当长时间内,以大科技为代表的结构性行情将会是常态。

  华泰证券研究所策略分析师李雨婕同样表示,港股相对A股的优势赛道在于互联网和软件、新消费及创新药,以及传统金融业,上述赛道均处在景气趋势向好的过程。往后看,香港地区货币政策宽松空间仍在。她强调,科技是内外资配置港股市场共识的核心资产。

  据华泰证券研究所策略首席兼金融工程联席首席何康表示,对市场从信心提振、生态优化、流动性驱动转为基本面驱动保持乐观,并建议在把握主线的同时注意市场已出现一定的超买迹象,建议预留部分仓位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波动。

  考虑到降息周期开启和全球制造业周期启动在即,牟一凌建议关注同时受益于海外制造业修复,消耗量将长期增长的实物资产,还有投资加速下的资本品,以及长期资产端预计将受益于资本回报见底的保险和券商。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