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早上8时10分,一架从印度加尔各答飞来的搭载9吨左右青蟹的全货机在鄂州花湖机场降落。10时30分,经过卸货、提库、查验等流程,青蟹“抵达”花湖机场北货运区公共国际货站出港口的月台,装车发往上海、深圳等地。
“对于一些进口的青蟹、龙虾等需要时效保障的生鲜货物,我们基本实现航班抵达两小时就可以完成货物提离。从落地到客户餐桌,最快只需半天时间。”鄂州空港货运有限公司货站管理部负责人刘晨璐说,生鲜产品的高效提货,已成为花湖机场赢得越来越多国际客户的吸引力之一。“客户包括国内和海外,客户占比各占一半。”
自诞生之初,花湖机场的定位就超越了一般省级项目。2024年5月15日,经正式批复,“鄂州花湖机场”更名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成为全国首个专业货运枢纽国际机场。
这意味着,继美国孟菲斯、路易斯维尔和德国莱比锡之后,全球第四、亚洲第一的专业货运枢纽机场在中国鄂州建成。这一重大基础设施的建成投运,正是湖北省打造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枢纽的战略落子,也是湖北构建“51020”现代产业集群的重要支撑。
机场的命名升级不仅是地位的象征,更折射出鄂州依托国家战略、融入全球网络的清晰路径。8月26日,在中宣部“活力中国调研行”中,调研团队探访湖北鄂州发现,这座城市正以机场投资建设为支点,在全域谋划中抢抓重大机遇,围绕临空经济的发展要素,在航线的便捷、运输的时效、货品的高价值上着力,形成以临空指向产业为主导,航空物流、智能制造、医疗健康和光电子信息四大主导有机关联的独特经济发展模式,与武汉共同打造鄂东区域性航空枢纽,成为湖北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
如今,“一夜达全国,隔日连世界”的鄂州活力,正加速嵌入“全球123快货物流圈”,成为湖北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
高效提货塑造“鄂州速度”
花湖国际机场自启用以来,便以高效的物流运转能力备受关注。数据表明,机场1.5小时航程可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主要经济圈,辐射全国90%的经济总量和80%的人口。配套上,“铁水公空”多式联运体系持续完善,进一步巩固其枢纽优势,这也是湖北省打造“新时代九州通衢”战略的重要体现。
技术赋能进一步提速运转。通过智慧报关系统与武汉海关深度对接,花湖国际机场实现出口货物“自动运抵、秒级放行”;针对进口生鲜类产品,创新推出“极速通道”,实现运输途中预清关。更值得关注的是,全国首创的“空空中转”模式将国际转国际货物通关时间压缩至5小时,效率提升60%。而除了青蟹之外的其他生鲜类货品的高效流转,已成为鄂州的一张名片。
与此同时,与武汉天河机场“双枢纽联动”、与光谷城市货站“安检互认”等机制,使地面转运效率提升40%,这些创新实践正是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具体探索。
高效服务吸引货源加速汇聚。目前,机场北货站日均进港货物约200吨,以大宗贸易与口岸货为主,其中鲜活品类占比高达60%,包括青蟹、鳝鱼、三文鱼、龙虾和榴莲等,已成为标志性货流。
客源与业务方面,花湖机场已形成“辐射全球、对接内需”的双循环格局。国际方面,来自印度、泰国、比利时列日等地区的货主持续增加。2025年上半年,机场国际货邮吞吐量达24.9万吨,同比大幅增长261%,国际/地区航班保障近6500架次,同比增长333%,货运航班量跃居全国第四。国内方面,机场已服务长三角、珠三角和中部地区超百家物流与制造企业,吸引2万多家企业开展跨境贸易,进出口覆盖全球169个国家与地区,“中国鄂州”正在成为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节点。
枢纽赋能跨境电商生态
8月26日上午11:00,在中国(鄂州)跨境电商产业园的直播现场,外籍主播阿布手持中国无人机,用流利英语向全球消费者展示产品功能;不远处的精品手办直播间,另一位外籍主播正与观众热情互动。这些生动场景,既是“中国制造”借航空出海的缩影,也是鄂州临空国际化氛围的体现,更是湖北培育外向型经济新动能的有益实践。
依托花湖国际机场的全球货运枢纽功能,中国(鄂州)跨境电商产业园积极探索“跨境电商+产业带+空港枢纽”融合新模式,为湖北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提供了新路径。园区负责人毕微介绍,截至目前,园区已注册企业258家,入驻62家,实现贸易额3.1亿美元。
企业绩效印证发展活力。湖北机场集团航空供应链公司日营业额突破200万元,泰国榴莲日销量达7000-9000颗,开播三个月累计营业额超1亿元;本土企业湖北昌利超硬材料、仁毅居金属材料等已通过阿里国际站开展B2B业务,年贸易额预计超1.5亿元;亿玛科技年销售额逾3亿元,新厂房已在推进建设中。
跨境电商的集聚显著拉动区域外贸。今年一季度,鄂州外贸额同比迅猛增长,花湖机场贡献率超过40%,成为湖北外贸稳增长的重要引擎。
从“城市的机场”到“机场的城市”
花湖机场及其临空经济区的快速崛起,得益于政策精准赋能、运营高效落实与发展路径的清晰规划。这一发展历程与湖北省大力发展枢纽经济、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战略部署同频共振。从顶层设计到实践推进,鄂州始终围绕“高效”与“特色”实现后发先至,成为湖北融入全球经贸网络的重要力量。
通航近三年来,花湖国际机场已引进35家航空公司,开通104条货运航线,其中国内航线59条、通达54个航点,国际航线45条、覆盖48个国际航点,国际货运航线数量居中部首位。这些航线网络有效强化了湖北在全国航空物流体系中的枢纽地位,更不断强化鄂州的“国际化”标签。
如今,花湖国际机场单月货邮吞吐量稳居10万吨以上,保障货运航班超3000架次。投运至今,累计全货机起降超过6.6万架次,货邮吞吐量突破200万吨。此外,机场首个海外仓——米兰仓已正式投运,打造出“双向投资+全球销售”新支点,这也是湖北企业“走出去”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跳板。
2024年,花湖机场口岸空运进出口总值突破1000亿元,同比增长556.8%,在全国航空口岸中排名第14位,其中出口值跻身前十。目前已有超过2万家企业通过花湖机场开展跨境贸易,覆盖中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进出口遍及全球169个国家及地区。
以花湖国际机场为锚,鄂州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汇入全球流通网络,一个正在摆脱传统产业,借力临空经济竞逐国际化市场的鄂州跃然新生,推动临空经济迅速成长的同时,为湖北省“51020”现代产业体系持续注入国际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