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华泰资管”)发布公告称,公司将于近期陆续运用不超过3200万元自有资金投资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持有期限不少于1年。
这是8月以来最新一例公募基金“自掏腰包”申购旗下权益产品。据梳理,仅8月份已有南方基金、工银瑞信基金、泰康基金等多家头部公募相继宣布自购,月内累计金额已超过2.7亿元。如果将时间拉长至全年,截至8月26日,今年以来,全行业已有127家公募机构动用自有资金“加持”旗下产品。
慢牛行情下,公募基金积极自购权益产品,主要因为其看好A股市场慢牛行情的延续性与旗下产品的未来回报。而这一行为在牛市中的解读则更为深刻。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武泽伟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这不仅是提振市场情绪、引导资金入市的信号,更彰显了机构对其主动管理能力和权益资产长期配置价值的认可。公募基金“长线持有”的承诺进一步向市场表明,自购并非短期营销,而是基于深度研判后的战略性布局。
8月自购地图:2.7亿元直指权益类产品
8月25日,华泰资管发布关于运用自有资金投资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的公告。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公司将于近期陆续运用不超过3200万元自有资金投资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持有期限不少于1年。
事实上,这只是8月“自购大军”中的一员。
8月11日,南方基金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公司将动用不少于2.3亿元固有资金投资旗下南方中证A500ETF联接A、南方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ETF联接A、现金流ETF南方等权益产品,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
8月8日,工银瑞信基金发布自购公告。公告指出,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公司及其高级管理人员、拟任基金经理将共同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认购工银瑞信臻选回报混合,并锁定1年。
8月5日,泰康基金发布关于运用固有资金投资旗下权益基金的公告。公告称,公司已运用155万元固有资金申购旗下泰康港股通中证香港银行投资指数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C类。
至此,8月尚未结束,行业自购金额已超2.7亿元,且全部指向权益类产品,显示出公募机构对后市行情的持续看好。
如果将时间轴拉长至2025年以来,公募“自购潮”则更为汹涌。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6日,已有127家公募机构先后出手。
“公募机构密集自购,绝非简单的‘营销噱头’,而是向市场传递了三大积极信号。”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高政扬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这显示市场环境和行情在逐步好转,当前权益类资产有了更优质的投资环境,公募基金积极自购,本质是基于对市场中长期价值的认可,看好后续行情的发展。
再者,这体现出公募对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愈加坚定。高政扬强调,在当前行情下自购旗下权益产品,既透露出基金公司对自身投研能力和投资水平的自信,也印证出公募正在用“与投资者共进退”的实际行动提振投资者的参与情绪。
另外,公募密集自购也是政策引导有效落实的体现。高政扬进一步分析,监管层面鼓励公募基金加大权益投资力度,将“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规模”“权益投资增长规模”等指标纳入基金公司评价体系,同时把这些指标的加分幅度在现有基础上提升50%,政策导向推动基金公司更主动地参与权益产品自购。
牛市真的来了吗?
“公募基金在当前阶段积极自购权益产品,核心动因在于其看好A股市场慢牛行情的延续性与旗下产品的未来回报,通过投入自有资金与投资者共担风险、共享收益,以此传递对后市的坚定信心并强化利益绑定。”武泽伟称。
这一行为在牛市中的解读更为深刻。武泽伟指出,这不仅是提振市场情绪、引导资金入市的信号,更彰显了机构对其主动管理能力和权益资产长期配置价值的认可。其“长线持有”的承诺进一步向市场表明,自购并非短期营销,而是基于深度研判后的战略性布局,有助于稳定投资者预期并优化市场结构。
其实,公募基金自购是牛市里不可忽视的“高频同步指标”。当前,资金活化程度明显提升。“从A股来看,中国经济扛住了加关税的影响,投资者的信心也在回归。通过观察最近几个月的数据,居民存款正在直接或通过银行理财或者保险间接地进入股市。”仁桥资产(香港)董事薛有为在由排排网全球主办、排排网集团、私募排排网协办的首届对冲基金颁奖典礼暨家族办公室颁奖典礼上表示。
“我们判断A股市场现在应该仍处于一轮系统性机会的早期阶段。”薛有为指出,早期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在当牛市氛围渐成一致预期时,市场便会展开调整,而随着市场的调整,牛市预期淡化,甚至走向分化时,市场将重回上行趋势。所以,牛市也会有波动,需要保持冷静与克制,波动会成为机会。
中欧瑞博(香港)董事长吴伟志亦认为,股市的赚钱效应已经逐渐形成,逐渐吸引场内的资金转变思维。现在市场已经形成了很好的正反馈机制,牛市已经在半路上了。
“从A股和港股的交易量以及领涨龙头的动量来看,当前市场已进入局部牛市所带来的狂热状态。”全球价值链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万成水对中国资产结构性行情的后续走势作出研判。但是,他同时指出,本轮牛市能否持续走远,最终取决于中国经济能否重回持续增长轨道,以及中国能否通过“更高水平的开放”有效对冲部分国家推行逆全球化政策所带来的负面冲击。
万成水进一步表示,中国庞大的经济体量和增长速度在全球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能够支撑一轮规模可观、趋势较稳的牛市行情。他相信,中国将以更大力度开放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并预期中国上市公司的整体盈利水平将重回蓬勃向上的增长态势。建议市场密切关注这两大牛市关键因素能否如期落地。
对于市场投资机会,吴伟志指出,不要为了追求完美而错失正确。“已经错过了春播的好时机,在夏天的时候,仓位比追求完美的股票更重要。现在市场的水温已经从0度涨到了40、50度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水温会越来越高。千万不要在水即将沸腾的时候再来。”
在A股牛市氛围下,薛有为给投资者指出三条主线。第一个思路是从内需出发,寻找一些能够满足消费者真实需求的,能给大家带来美好生活的公司。第二是依托中国人才科技红利,寻找在科技领域中具有竞争优势的,且完全能够做到国产替代,甚至能够走出国门的优秀科技公司。第三则是从制造业的优势出发,寻找一些在海外已经证明自己的公司。
当下我们可以看到,当公募把“营销费用”变成“跟投资金”,当基金经理与投资者坐在同一条船上,市场或许已悄然走出情绪冰点。但正如业内人士所言,“自购”只是信号,不是收益保证。投资者仍需冷静评估风险,切莫让错失恐惧淹没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