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轧卷板期货交割仓库获批、标准仓单生成
不同于沿海市场,西北的钢铁生意不仅面临更高的运费,还面临着较大的“时差”:很多时候,海外来的铁矿石还在路上,华东的市场价已先跌去百元;企业刚把冬储货堆进库房,其价格已跌破成本线。距离远、周转慢、议价能力相对较弱,让这条资源带上的钢厂和贸易商只能被动承担价格风险。
不过,中储发展股份西安物流中心(下称中储西安物流中心)热轧卷板期货交割仓库标准仓单的生成给该地区的钢铁产业带来了转机,不仅填补了当地交割基础设施的空白,更为周边相关产业的风险管理甚至营销模式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活跃西北钢铁交易
增强市场信心与流动性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我国钢材市场长期存在显著的区域性特征,各区域基于资源禀赋、物流半径、产业集聚度形成的差异化定价体系,构成了现货贸易的底层逻辑。
西北钢铁市场,一方面,资源禀赋突出,陕晋内蒙古焦炭、新疆铁矿、甘肃合金料沿铁路呈带状汇聚,钢坯成本低于全国均值,却常被长距离运费“吃掉”利润;另一方面,消费结构高度离散,重大工程、风电光伏、油气管道等项目集中爆发,但季节性停工频繁,需求曲线像高原气候一样变化大。
对此,作为陕西省钢铁产业链的链主,陕西钢铁集团感受颇深。据陕西钢铁集团西安分公司总经理闫武堂介绍,钢铁冶炼企业长期面临原料成本高企和中西部钢材供应过剩的双重压力,叠加区位选择,无论是原料购入还是产成品送出都存在一定的经济及时间成本。而且,在运输过程中,无论是原料还是产成品的价格都在随着市场波动,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企业的运营风险也就更高,“两头受气”的情况也尤为突出。
据了解,西北钢铁厂的规模两极化严重,中间梯队稀缺。近年来,随着进口矿使用量的提升,当地企业的利润不得不面临更高运费的侵蚀。另外,受周边需求方工作模式影响,当地市场库存常年呈现“冬储高、夏销低”的脉冲式波动。
当地企业在这样的背景下,虽有心参与期货市场,将其作为托底现货交易风险的另一交易市场,但受限于周边没有配套的期货交割库,期转现较为困难,且在实际交易中仍需一定的运费,这就给企业的套期保值及期转现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专业人员储备严重不足的西北钢铁市场而言,无疑是难上加难。这也是当地钢铁企业期货市场参与度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正因如此,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多年来当地相关企业长期处于“有产能、有工具,但实际操作有困难无法使用,现货收益不稳定却又无法解决”的困局中。
中储西安物流中心热轧卷板期货交割仓库的获批及标准仓单的生成为当地相关企业提供了更加完备的风险管理基础设施。
该交割库的设立,不仅成功填补了西北地区热轧卷板交割基础设施的空白,更显著提高了西北钢企参与套期保值的便利性。此外,交割库的运营还带动了物流、仓储、加工及供应链金融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产业集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提升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同时增强了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联动性。
作为一个集物流、仓储、加工及供应链金融等于一体的钢铁产业生态园区,据中储西安物流中心总经理范国利介绍,中储西安物流中心不仅拥有专业的公铁联运及装卸设施、全流程信息化控制的大宗物资仓储管理系统,更有粗加工车间及百余家的加工企业消化库存。“事实上,若算上园区周边,附近的加工商可能有400家左右。”范国利说。
“这些加工商大部分体量较小,不仅议价能力相对较弱,其体量也导致他们很难直接从上游钢厂拿到货。”范国利说道,“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优势就相对明显,不仅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具价格优势的货源,更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简单的粗加工。”
范国利介绍,尤其是“包钢”牌首单热轧卷板标准仓单成功交付后,还有16手“天铁”牌热轧卷板标准仓单入库,实现了5100吨的入库交割。截至8月初,今年2月生成的标准仓单只剩3手没有交割,已交割的标准仓单多数通过贸易商点价的模式重新流入现货市场,被园区及周边的加工商加工后流向终端。
“交割库的设立运行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货源渠道。”园区内一位不愿具名的贸易商表示,“过去我们要想从钢厂进货,必须提前20~40天下单,一旦出现超出计划内的需求,要么就高价到有货的地方采货,要么就只能面对失去客户的可能,总之想要找到价格合适的货源十分困难。”
范国利说,中储西安物流中心在过去半年中就服务过这样的客户,在客户需要紧急采购时,园区内贸易商通过期转现的模式为下游加工商提供了价格合适的货源,并在数小时内将货物运到加工商场地并完成加工。
交割库的成功设立和首单标准仓单的交割成功,在范国利看来,不仅验证了期货合约设计的合理性和交割机制的可靠性,还增强了投资者和实体企业对期货市场的信任。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助力“一带一路”与双循环战略
对西北地区的钢铁产业而言,“包钢”牌首单标准仓单的交割具有示范效应,为其他企业参与期货交割提供了操作范本,尤其对中西部地区企业利用金融工具管理风险具有借鉴意义。
热轧卷板期货交割的标准化流程要求产品质量、仓储和运输符合统一规范,范国利认为,这将倒逼钢铁企业提升生产和管理水平,推动行业的标准化进程,此外,通过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还能够引导企业合理安排生产和销售,优化资源配置。钢铁产业是西北地区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该行业的健康发展将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范国利认为,随着企业参与度的提升,期货市场不仅将促进当地钢铁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更将为区域经济的稳定增长注入强大动力。
西安作为“一带一路”关键节点,是连接中亚、西亚和欧洲的重要枢纽,其区位优势将日益凸显。在闫武堂看来,西安热轧卷板期货交割库的成功设立,将为西部大开发及“一带一路”的未来发展提供助力,未来通过期货市场连接西部资源与东部金融中心,可提升中国的大宗商品定价权,保障“一带一路”沿线基建项目的原材料供应,为期货市场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对中储西安物流中心热轧卷板期货交割仓库的设立及运行,闫武堂表示,陕西钢铁集团一直非常关注,期待交易所能进一步优化全国交割仓储设施布局,在提高西北期现货市场交易效率的同时,助力当地钢铁行业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