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海外生鲜“半日上桌”、加速“中国制造”飞向全球、催生跨境电商新业态……作为我国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空中出海口”,湖北鄂州正以“一夜达全国、隔日连世界”的航空运力优势,织密临空经济全球物流网络。
8月26日,记者随“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团走进湖北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在机场北货运区公共国际货站,叉车、转运车来回穿梭,不一会儿,来自印度加尔各答的近10吨青蟹已装车完毕,准备发往华东地区。而此时,距离运载它们的这架飞机落地鄂州仅过去不到两个小时。
作为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于2022年7月正式通航,是湖北打造国内大循环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重要支撑。开航3年以来,机场累计执行货运航班超6万架次,完成货邮吞吐量超200万吨,开通货运航线104条,其中国际及地区货运航线45条。今年上半年,机场国际货邮吞吐量达24.9万吨,同比增长261%。
得益于便捷的通关手续和密集的航线网络,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已成为全球优质食材、电子元器件等商品快速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通道。“榴莲、青蟹、龙虾、三文鱼等进口水果和生鲜,从卸机到端上餐桌,最快仅需半天。”鄂州空港货运有限公司货站管理部负责人刘晨璐说。
国内方面,机场货运航线达59条,覆盖54个航点,1.5小时飞行圈可辐射全国90%的经济总量、80%的人口。依托多式联运体系,实现省级行政区域全覆盖,从海南芒果到东北大米,从山东樱桃到新疆葡萄……无数生鲜农产品通过“当日达”“次日达”服务全国。
航线的密度正催生新的商业模式。今年4月,国务院批复在全国15个城市成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鄂州榜上有名。
走进中国(鄂州)跨境电商产业园,阳光透过落地窗,将直播基地照得一片明亮。大厅一角,巴基斯坦籍主播阿布正用英语向海外顾客推销无人机;另一角,中国主播在抖音上推荐从东南亚空运而来的猫山王榴莲。后台电脑的屏幕上,订单数量不断跳动。
阿布平均每天上播三至四小时,从他的直播间下单后,不到一周时间,产自中国的无人机便能从位于洛杉矶的海外仓抵达美国大多数城市。“我喜欢跟人交流,也喜欢这份工作,很有获得感。”阿布说:“虽然这个新的账号只有400多个粉丝,但如果10个人坚持看我的直播,我就能和其中8到9个人做成生意。”
阿布所在的腾达国际贸易(鄂州)有限公司今年6月入驻产业园。“在鄂州从事跨境贸易,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背靠花湖机场,进出口贸易的运输效率大大提高。更重要的是,这里上下游产业链完善,几乎所有环节都能在园区内对接。”公司负责人钱岭说。
今年4月30日正式运营以来,中国(鄂州)跨境电商产业园注册签约企业已达258家,贸易额达3.1亿美元。如今,在鄂州临空经济区内,高端制造、生物医药、跨境电商等产业集群快速发展。涉及纳米材料、半导体等领域的25个制造业项目落地生根,5个专业产业园投入运营。
跨境电商的“磁吸效应”吸引了全国多地的创业者。来自新疆的杨亚斌是其中之一。“跨境电商是时代的风口,新疆与中亚多国接壤,我也想在家乡发展跨境电商。”他说。虽然刚到鄂州一周,杨亚斌已观察到不少“选品秘诀”,比如欧美国家顾客钟情于中国生产的动漫手办、儿童玩具,而东南亚国家的消费者则更喜欢物美价廉的3C产品。“我希望把鄂州的跨境电商经验带回家,把新疆的农特产品卖到更多地方。”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洪勇表示,鄂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发展,不仅体现在“买全球、卖全球”的物流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上,更依托花湖国际机场的全球物流网络,构建起“跨境电商+产业带+临空经济”的融合发展模式。未来,需强化多式联运体系与数字贸易平台建设,打造辐射中部、链接全球的跨境贸易产业生态圈,为内陆开放型经济提供创新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