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上门服务、成渝互认持续“扩容”、可购买专业护理服务……经过近十年的探索,长期护理保险(简称长护险)在持续扩面的基础上,多地试点也在持续创新服务模式。
从试点到即将到来的全面实施,长护险如何减轻失能人群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满足失能老年人的长期护理基本需求?未来如何进一步稳健发展?

制图文宛
多地试点模式不断更新
长护险,是指为因年老、疾病或伤残导致丧失日常生活能力且需要被长期照护的人员,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服务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失能老年人数量持续增长,长期照护需求日益迫切。为减轻失能(失智)人群的家庭负担,自2016年以来,我国开始开展长护险试点工作,为长期失能人员提供日常照护和与之密切相关的日常护理提供资金或者是服务保障。
以全国首批长护险试点城市成都为例,长护险参保采取单位缴费、个人缴费加财政补助的方式筹集。长护险参保人员因年老、疾病、伤残等导致失能,经过治疗不能康复,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持续6个月以上时,可申请长护险待遇。
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多地试点也在持续创新长护险服务模式。2022年末,成都开展新一轮长期护理保险改革,扩大参保范围、放开评估标准、优化服务供给;2023年10月1日,成渝地区长护险评估结论互认全面实施,极大方便了随子女、家属异地居住等情况的失能群众评估;2024年5月1日起,成渝两地异地居住,按照《长期护理失能等级标准》自评为中度失能的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纳入成渝地区长期护理保险评估结论互认范畴,长护险“成渝”互认再“扩容”。
为进一步提高长护险基金使用效能,持续提升长护险居家护理服务质量,切实减轻失能家庭照护负担,2025年8月13日,成都市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长护险居家基础待遇购买专业护理服务的通知》,选择居家护理的成都市长期护理保险待遇享受人员,使用基础待遇购买的专业护理服务,由其选定提供专业护理服务的长护险居家上门类定点服务机构同步提供,实行按次计费。支付标准对照成都市长期护理保险居家专业护理服务待遇标准,服务项目和服务标准参照《成都市长期护理保险专业护理服务项目标准》执行。
办理流程方面,由居家护理待遇享受人员(或其委托代理人)向区(市)县医保经办机构提出使用基础待遇购买专业护理服务申请。居家护理待遇享受人员使用基础待遇购买的专业护理服务信息,由区(市)县医保经办机构推送至相应定点服务机构。定点服务机构参照长期护理保险专业护理服务管理规定,为居家护理待遇享受人员提供上门护理服务。
制度即将全面实施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释放出加速制度落地的明确信号。
自2016年组织首批15个城市开展长护险制度试点以来,2020年试点范围已扩大至49个城市,目前仍在持续扩面。试点地区参保群众近1.9亿人,累计筹集资金超千亿元,支出超过850亿元。试点地区已探索形成基本制度框架,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长护险制度的综合效应正逐步显现。
据国家医保局8月18日公开消息,今年底我国将基本实现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全覆盖,长护险制度全面实施。
国家医保局表示,各地要合理规划配置定点长护服务机构,支持引导基层医疗机构提供长护服务,鼓励商保机构开发保障功能相衔接的长护险产品,推进长护师培训、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多地已试点探索居家和社区照护服务模式,提升这类服务的可及性和可适性。
8月22日,国家医保局在四川成都举办全国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培训班。会议强调,要按照独立险种、统一规范的原则,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要坚持建立统筹城乡制度框架,逐步覆盖全民;坚持建立多元筹资渠道,实行量能筹资;坚持待遇保障基本,稳定合理预期;强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赋能管理服务,创新服务和基金管理,提升制度效能。
值得关注的是,在试点的近十年间,不同的试点地区和经办机构也根据自身特点,持续探索各具特色的长护险经营区域样板。
以成都为例,2017年7月率先在城镇职工中试点长护险,2021年1月覆盖成年城乡居民,2023年1月将学生儿童纳入保障范围,创新制定我国首个覆盖全龄段未成年人的失能评估标准,率先实现参保群体全龄覆盖。截至2025年6月底,全市长护险参保人数达1896.7万人,平均降低失能家庭照料经济负担44.3%。
与此同时,近年来,成都市财政局协同医保部门持续优化长护险制度体系,聚焦“制度全面、基金管理、功能保障”精准发力,有效破解失能家庭照护难题,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长护险”发展路径。
如建立与参保险种、失能等级、护理方式精准挂钩的差异化待遇支付标准,创新建立远郊农村地区护理服务支付标准上浮20%机制,有效破解农村服务资源短板。在筹资机制上创新缴费标准与失能风险挂钩,在运行机制上创新政府主导、社会经办新模式,在服务供给上提供机构照护、机构上门照护和居家照护三类,在标准化建设上创新设计可操作的失能评定量表。
为加快推进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今年6月,四川省医疗保障局公布四川省首批省级长期护理保险决策咨询专家名单,进一步发挥专家在四川省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领域决策咨询作用。
在业内专家看来,从试点制度走向全国统一体系,长护险面临的不仅是服务能力提升问题,也是资金平衡与制度公平性的长期考验。长护险制度探索仍处在从“有”到“优”的阶段。未来发展仍需要构建多元筹资机制,强化制度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