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互联网直播蓬勃发展,不断催生新的业态与模式。“团播”,这一形式最近备受瞩目,逐渐从直播领域的新生力量成长为行业新宠。看团播表演,也成为众多观众喜闻乐见的休闲方式。
所谓团播,是指多人在同一直播间进行舞蹈、唱歌等才艺表演的演艺直播形式,它以独特的团队协作模式与丰富多元的内容呈现,区别于传统个人秀场直播。与“谷子经济”一样,团播本质上是一种新型文化消费,正引领直播行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团播的出现大概始于2023年,经过两年的迭代发展,团播愈发精品化、规范化。在内容方面,其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唱跳表演,而是深度挖掘不同文化元素,衍生出国风舞蹈、hip hop、二次元等专业舞台级演出,满足了不同受众群体的审美需求。团播,为观众打开了一扇扇通往多元文化艺术的大门。
古话说,绝知此事要躬行。带着对团播这一新兴热门事物的好奇,笔者日前探访了目前团播界的翘楚——众星汇。
众星汇位于深圳,旗下系列团播直播间“H131”于2021年推出,目前有7个男团和6个女团。H131的每个小分队都拥有各自鲜明的特色,涵盖舞蹈、音乐、脱口秀、互动直播等多种才艺形式,成员们不仅具备扎实的才艺功底,更善于在综艺化的舞台上展现真实个性。可以说,H131就是目前国内团播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和典型。
在走访过程中,笔者了解到,H131的团播构建了一套复杂且精细的产业分工链条。前台通常有5~7个主播负责精彩的现场表演,他们直接面对镜头与观众互动,是直播间的核心吸引力;而幕后则需要搭配1.5倍人数的各类专业人员,主持人把控直播节奏与流程,运镜师通过巧妙的镜头运用捕捉最佳画面,灯光师利用光影效果营造氛围,运营负责整个直播的策划与推广等,还有妆造、舞蹈、服装等中台部门,从各个细节为直播的视觉呈现和艺术效果提供保障。
为了给观众带来极致的视听体验,不少团播在制作投入上更是不惜血本。走访时,众星汇负责人告诉笔者,H131的每个直播间,光灯具、音响、摄录设备等硬件投入就高达五六十万元。这种高规格的制作投入,不仅提升了团播的整体品质,也吸引了越来越多专业人才的加入,他们在团播领域中找到了施展才华的新舞台。
团播这种精品化、职业化和高度分工的模式,不仅让屏幕前的观众获得了堪比大型音综甚至顶级晚会的观赏效果,也为不同专业技能的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正逐渐成为一个强大的就业蓄水池。
以笔者看到的H131为例,其7个男团和6个女团的艺人主播就有近百人规模。幕后,众星汇还从行政管理和项目组两个大的板块对艺人进行服务,行政管理部门包含总裁办、人事、行政、财务、法务、培训、化妆、服装管理、采购、商务经纪、宣传部、网络运维等;项目组则包含开荒组、运营主持负责人、灯光组、运镜组、道具组等执行人员。众星汇负责人表示,公会近两年还会把核心的“开荒组”从现在5人扩到10人左右,团播的规模争取做到15到20个优质团。
这些幕后岗位,不仅为传统影视工业的专业人才提供了新的职业方向,成为他们在行业变革中的“软着陆”空间,还吸引了许多新兴人才的加入。例如,一些年轻的摄影爱好者通过学习和实践,转型成为团播运镜师;热爱时尚和美妆的年轻人则投身于妆造行业,在团播领域发挥自己的创意和热情。
据相关数据统计,在一些大型团播机构中,幕后工作人员的数量已经超过了主播人数,形成了一个庞大而专业的团队。这种多元化的就业吸纳能力,使得团播成为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促进人才流动的重要力量。
未来,团播作为一种更职业化、高度分工的直播形式,将在就业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它将进一步细分就业岗位,创造出更多具有专业性和创新性的职业机会。
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团播行业向更高质量、更具文化内涵的方向发展,形成人才汇聚的良性循环,离不开直播平台的规范治理和保驾护航。
笔者注意到,早在2024年,抖音直播就开始实施“健康分”制度,约束主播不当行为,并把主播行为与公会机构经营能力绑定,通过“健康分”约束公会履行管理责任。
随着团播的持续升温,今年6月,抖音直播发布《抖音直播机构与主播合作签约与履约规范》,保障主播权益。该规范对公会与主播之间的签约细则进行一定约束,其中包括不得设置高额违约金、不能设定不合理要求和不能误导退会规则等。针对违反以上规范的公会,抖音将对其处以包括但不限于平台介入、中止主播跟公会合作关系、扣除健康分(视情节严重扣5~50分)、暂停拉新权限、针对新入会主播弹框提醒等措施。
7月2日,抖音又发布《抖音直播机构治理处置结果公示(2025年6月)》,清退54家涉嫌传播色情低俗信息、诈骗、为未成年人提供经纪服务等违规行为的公会,处罚公示194家涉及存在不良经营行为的公会。
这些举措,都昭示着直播平台持续规范团播行业的态度和决心。相信在多方合力之下,团播这一新兴事物,将真正成为国民喜闻乐见的新型文化消费和就业新引擎。
上游新闻马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