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记者程浩实习生付维希揭阳报道
在揭阳惠来临港产业园前詹主园区,一座座高70多米、重达2000多吨的深海风电导管架巍然矗立。来自长三角的海工装备龙头企业——天顺风能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内,近千名工人正开足马力、抢抓工期,忙碌景象折射出园区发展的蓬勃脉动。
“短短几年间,我们园区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强,再从一强到多强。”惠来县临港产业园管委会主任林辉钦说。
这座规划30平方公里的产业园,创新采用“一园多区”模式,已形成以投资480亿元的国家电投项目为龙头,集聚GE、明阳、亨通、天顺等一批产业链企业的海上风电全链条集群。而在不远处,大南海石化工业区则以投资702亿元的中石油广东石化项目为“超级链主”,持续做强石油加工、化工原料等六大产业,成为广东沿海石化产业带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揭阳市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牵引,聚焦“一化一海五优特”战略布局,全力打造以绿色石化、海洋经济两大新兴支柱产业为引领,服装制鞋、五金机电、食品加工、大健康、物流电商五大优势特色产业为支撑的“一化一海五优特”产业集群,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超级链主”引领新增长极崛起
绿色石化和海洋经济,是近年来揭阳大力发展的两大新兴支柱产业。
聚焦“绿色石化”,揭阳以大南海石化工业区为核心战场。该工业区自2007年7月经广东省政府批准设立以来,便以广东石化为基石,致力于构建“从一滴油到一根丝、从一粒料到一张膜”的完整产业链。
据了解,“超级链主”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2023年全面投产以来完成产值约2600亿元,总投资244亿元的巨正源、伊斯科等“强链主”近期将先后投产,总投资211亿元的纳塔、凯美特等下游项目加快建设。其中,东粤化学采用世界首创的化学循环工艺技术,把低值混合废塑料裂解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工原料,同时招引下游石化产业链条落户揭阳,实现终端产品“就地消纳、隔墙转化”,打造世界首个废塑料化学循环产业基地。
为保障产业发展,园区创新设立了“项目服务专班”和“企业服务官”,并联动广东工业大学揭阳校区、榕江实验室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截至2024年,揭阳市绿色石化规上产值达到1270亿元,石化规上企业增至167家,其中大南海石化工业区贡献了1186亿元。产业已初步形成“一超多强”格局,并力争在两年内突破2000亿元产值。
海洋经济加快聚合成势
沿海岸线往东,30多公里外的惠来临港产业园是揭阳发展海洋经济的“主阵地”。
揭阳依托112公里海岸线和1329平方公里海域资源,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聚合成势,国电投在90万千瓦海上风电全容量投运基础上,今年将启动300万千瓦风电示范项目建设。加快常温常压固态储氢、深海柔性软管、漂浮式风机等一批首创技术落地转化,亨通集团攻克海洋柔性软管“卡脖子”技术,启动扩建海洋能源互联与智慧运维(揭阳)项目。
揭阳大力发展海洋牧场,优化用海审批流程,规划153平方公里现代海洋牧场养殖区,积极服务省港航集团在揭建设桁架式网箱、重力式网箱项目,全力推动71个重力式网箱陆续建成试产、6.5万立方米国电投桁架式网箱下水养殖、“惠鲍1号”开工建设;同时,加强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对接合作,积极开展优质海产品种业攻坚,强化良种筛选培育和养殖技术攻关,依托玉湖冷链项目延伸海洋牧场产业链条。
传统产业是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揭阳加快传统产业赋能升级,以创建国家级高新区为牵引,高水平建设榕江实验室、新材料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培育引进清大智兴生物制PDO、瑞华泰PI、纳塔碳纤维等“卡脖子”技术,开展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改革探索,引导支持企业向“专精特新”、高新技术方向发展,打通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转化通道,揭阳累计1120家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着力打造专业化特色园区,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引进签约项目44个、计划总投资356亿元。同时,加快完善服务业配套,重点培育酒店会展、现代金融、研发设计、会计法律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电商+产业集群”,揭阳快递业务量稳居全国城市前5位。
县域发展加速蝶变
镇村风貌是城乡融合的“面子”,更是高质量发展的“里子”。
驱车行驶在省道S236线北二环风貌带提升样板段,经过整治提升的样板段及周边路段呈现出崭新面貌。尤其是普宁市流沙东街道湖东村路段,现场打造的绿化小景、崭新的运动场、宽敞整洁的沥青路面、城市口袋公园已成为当地的热门“打卡地”,群众的幸福感持续提升。
揭阳以环境风貌为重点,改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用好央企助力政策机遇,主动对接中铁建、中交四航局、中广核、中铁(广州)投资4家央企,加快推进典型镇、典型村培育,全力打好镇村风貌提升攻坚战,全面提升县镇村建设水平。
从今年3月至9月底,揭阳通过实施“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攻坚战,以交通主干道为轴线,连线连片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和整体风貌提升,全力打造交通主干道联镇带村成片60条风貌带。至6月底,累计清拆泥砖房危破房铁皮屋等3万多间、面积超60万m²,清理乱堆乱放垃圾杂物约30多万m³,完成“三线”整治超300公里,改造提升农房2万多栋,全面推进139个高速出入口及重要交通节点提档升级,不断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力、乡村生活舒适度。
揭阳通过深入推进圩镇垃圾及污水收集处理、“六乱”整治和乡村“三清理、四整治、六提升”,着力打造“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长长久久”的美丽镇村,成功创建两批20个典型镇、160个典型村,乡镇联城带村节点功能得到增强,160个典型村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增收3658.7万元。
向海而兴,揭阳这座昔日以农渔为主的滨海小城,如今已蜕变为“绿色石化”与“海洋经济”双轮驱动、动力充沛的产业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