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8月28日讯香港证监会昨日公布了2025年4月至6月的《季度报告》,其中指出香港的首次公开招股活动及证券市场表现蓬勃。
今年前七个月,香港巩固了其新股市场的全球领导地位:首次公开招股有51宗,集资额按年急增超过610%至1,280亿元。截至7月底,有超过220宗首次公开招股申请正在审批。为了便利特专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上市,香港证监会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于5月联合宣布推出“科企专线”,并提供以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请的选择。
香港证券市场于4月初面对极端波动市况时展现出一贯的韧力,维持了有序正常运作。此后,恒生指数强劲反弹,达到三年多以来的高位,而前七个月市场的日均成交额跃升85%至2,437亿元。
在第二季,香港证监会收到的牌照申请数目按年增加16%,印证市场蓬勃发展。此外,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在季内录得强劲增长,在香港注册成立的基金的管理资产按年稳健增长39%,其中货币市场基金持续取得资金流入。开放式基金型公司数目按年大增56%,而证监会认可交易所买卖基金(exchange-traded fund,简称ETF)的日均成交额于季内按年飙升135.5%。
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女士表示:“香港资本市场于季内再创佳绩,延续去年的增长势头,其中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在管理资产和资金流入方面均表现强劲。证监会将继续致力深化内联外通、推动创新和加强多元发展,从而为资本市场创造更多机遇。”
此外,香港证监会于上季透过签订多份谅解备忘录加强与成熟及新兴海外市场的联系。比如他们与爱尔兰中央银行于5月签订谅解备忘录,此后首只主动型ETF于7月在香港互挂上市,其投资于爱尔兰的主ETF。此外,证监会与沙特阿拉伯资本市场管理局于6月在香港进行双边会议,以加强双方的联系,并合办了圆桌会议,让资产管理公司探讨合作机会。
虚拟资产现货ETF数目增至九只
数字资产方面,证监会认可的虚拟资产现货ETF数目由六只增至九只。为进一步开拓虚拟资产产品种类,证监会率先在亚太区批准三只虚拟资产现货ETF在适当保障投资者的情况下参与质押活动。
截至7月底,证监会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数目已增加至11家,而获证监会允许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的持牌法团有57家。为构建完善的生态圈,证监会已联同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就建议立法监管虚拟资产交易商及托管人展开联合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