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山西省临汾市的晋南钢铁集团厂区,一片片光伏板整齐排列在厂区内的太子湖上,水上发电、水下养鱼是这个钢铁厂的降碳利器。
“万亩太子湖光伏项目今年4月底全部并网发电,预计每年可发电约2亿千瓦时,为企业节省电费约1亿元,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7万吨。”晋南钢铁能源规划部总经理张立刚说,围绕自发自用和绿色低碳目标,晋南钢铁大力发展光伏项目,深挖节能减排潜力。
打好降碳攻坚战,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是关键。在山西,大量的煤、焦、冶、电行业正在全力冲刺降碳目标。
在位于山西省介休市的安泰集团厂区,一片绿色的水池内,水随着特制工具的搅动上下翻滚,水池底部的管道不断送进二氧化碳,配合屋顶的阳光,煤基烟气二氧化碳微藻碳减排不停运行。
“这不仅可实现二氧化碳高效减排,而且可通过固碳、固氮养殖,实现工业废气碳中和、碳减排。”微藻项目负责人安泰恩懿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亮说。
“近几年我们加快企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同时研发上线碳资产管理平台,实现了从设备数据采集,到云端数据运算,再到可视化洞察与追踪的碳排放数据化管理。”山西安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凤斌说。
近年来,山西持续践行高碳省份低碳发展战略,降碳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山西有序推动落后煤电机组关停淘汰,推动“三改联动”应改尽改,降低度电煤耗,累计完成煤电机组“三改联动”超7000万千瓦。11个市全部完成国家清洁取暖试点城市改造任务,每年可减少散煤燃烧600万吨以上。
今年5月,在娄烦县吕梁山腹地,一排排风力发电机组高耸在崇山峻岭之中,山西省最大规模的300兆瓦风光电项目顺利并网发电,为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绿色电能。
一方面着力推动非化石能源消费提升,另一方面深入实施能源领域节能降碳行动,山西正在通过能源结构的改变从根本上扭转碳排放高企的态势。
在山西省晋城市,高平米山新能源重卡充电站等13个工业园区重卡充电站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国网晋城供电公司发展策划部专责张国栋说,晋城市今年将新建2000个以上公共充电桩,实现物流园区、工业园区电动重卡充电站全覆盖。
晋城市的充电桩建设是山西能源消费格局变化的一个缩影,也是山西持之以恒发展新能源替代进行降碳的有力尝试,通过改变传统高碳消费习惯,低碳消费为结构性降碳提供了现实基础。
在物流领域,为推进节能降碳,山西决定对氢能货车高速公路通行费实施全额补贴;正在建设的山西太原武宿零碳机场项目通过采用太阳能和中深层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并提升能效,帮助太原武宿国际机场实现年度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在山西省定襄县的法兰专业镇,通过全行业碳账户碳足迹管理,定襄法兰行业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约2.9万吨……打好降碳攻坚战,山西在行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