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8月28日讯(记者徐昊)传闻多时后,追觅科技终于确认进入汽车行业。
8月28日,追觅科技正式官宣造车,首款超豪华纯电产品对标布加迪威龙,计划于2027年亮相。追觅表示将持续长期投入汽车领域,目前该项目已组建了近千人的造车团队,且在持续扩张。
“这不是一个轻易的决定,更不是一时的风口追逐。从2013年在清华天空工场写下第一份造车计划书到如今站在全球清洁领域的顶峰,我们用了十二年等一个属于追觅的‘时代时机’。”在同日流出的一封内部信中,追觅汽车团队如是写道。
早在今年年初,市场便曾传闻追觅入局汽车业。是年1月,星空计划(上海)汽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星空计划”)在上海临港新片区成立,注册资金10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涉及除整车制造外的诸多新能源整车及零部件相关领域。天眼查APP显示,星空计划由星空计划(上海)汽车有限责任公司100%控股;股权穿透后表明,其实控人为追觅科技创始人、CEO俞浩。
“目前研发设计人员大约有七八百人,今年年底工程样车便会出来,是一款中大型增程SUV。”有接近追觅科技的业内人士向财联社记者透露,星空汽车CEO战中国为原北汽集团高管,研发负责人则来自合众新能源。
虽然有智能硬件领域的积累,并自称有“足够的财务储备和战略资源”,但对追觅而言,市场环境的改变及产业政策的要求、造车所需的巨额资金,仍为横亘在其造车之路上不可忽视的因素。
此前市场消息称,追觅方面已与上汽达成代工协议,由上汽负责整车生产,但在8月28日的官宣中,追觅并未给出明确信息。据上述业内人士,追觅确与上汽方面进行过探讨,但目前尚无定论。至于造车所需资金,追觅方面表示,随着产业链的成熟,当前的资金效率较过去更高,“对于追觅汽车,我们会放眼长期做持续的投资”。
“晚进入的玩家并不一定意味着需要花费更多的资金。关键在于找到正确的时间节点进入市场,而不是盲目追求越早越好、在大家都能盈利的时候进入。”追觅方面称,“可以利用产品本身的盈利来积累技术和加强壁垒。”
几乎在追觅科技官宣造车的同时,另一家在市场沉寂已久的“老牌车企”也进入到“复活”阶段。
8月25日,一家名为“云界智能汽车(成都)有限公司”(下称“云界智能”)的新公司于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泉驿区注册成立,注册资本2480万元人民币。工商信息显示,新公司由深圳康湖新能源交通发展有限公司、四川华鸿智造科技有限公司、中创投资(广东)集团有限公司及四川野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持股35%、20%、20%及25%;而后者野马汽车股东即为此前已进入破产重整程序的雷丁汽车及其关联公司比德文控股。
2024年3月,雷丁汽车管理人发布山东省昌乐县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显示,该法院依法受理申请人雷丁汽车提出的破产重整申请。当年4月30日,昌乐县法院裁定受理了雷丁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等二十家公司合并重整案。此后,这一合并重整案进入投资人招募阶段,直至云界智能的成立。
“从工商信息来看,云界智能的三家新股东(深圳康湖、四川华鸿和中创投资)均未涉足过整车制造业,但深圳康湖的经营范围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业务,而四川华鸿经营范围则覆盖智能无人飞行器、工业机器人等。”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由此,云界智能或借助野马汽车此前具有的整车制造和供应链基础,投身飞行汽车、具身智能等热门赛道。
在智能化转型进入“深水期”的当下,差异化生存或是追觅造车与野马“复活”参与市场竞争的选择。在官宣进入整车制造领域后,追觅方面表示,商业成功是“全要素竞争,这意味着在所有关键指标上都要超越竞争对手;第二是全球销售和制造网络,利用中国的研发及制造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布局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