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支持老旧住房自主更新、原拆原建。
当前,城中村改造已成为城市更新行动及“稳楼市”工作的重要抓手。各地深入推进城中村改造,取得一定成效。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城中村改造既能提升城市品质,也能提振内需。下半年,各地应采取有力措施,发挥好城中村改造作用,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
城中村改造取得成效
近期,城中村改造工作得到各地加力推进。8月2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本市城中村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通过项目整体改造、实施规划拔点、整治提升等方式,多措并举对城中村进行拆除新建、拆整结合或整治提升。
同日,广州市召开城市更新和城市品质提升工作推进会。会议要求,要高质量推进城市更新,加力提速推进城中村改造,坚持“留、改、拆”并举,用好“依法征收、净地出让”模式,探索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
“城中村改造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已从单一的居住环境改善升级为多维价值重构。”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城中村改造,一方面可在改善居住环境的同时消化房地产库存,另一方面也可以助推产业发展,合理改造产业布局,实现产城深度融合。
严跃进表示,城中村改造也是提振内需的重要抓手。站在房地产市场角度,城中村改造能够释放市场需求,提振住房消费。
已有地区将城中村改造作为提振消费的重要环节。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8月1日发布的《贵州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提出,满足住房消费需求。2025年推动城中村改造6268户、城市危旧房改造10022套。
目前,城中村改造工作正在各地稳步推进。
比如,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数据显示,南宁、柳州、桂林3市今年计划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19个。截至7月底,已启动改造项目17个,提取专项借款105亿元,开工安置住房0.59万套。再比如,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7月2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重庆正加力实施“城中村改造攻坚行动”,推进150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截至目前,重庆已高质量完成2.8万户的改造任务。
完善改造机制
在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的同时,各地也在加强资金平衡等方面完善城中村改造机制。
例如,《意见》提出,拓宽融资渠道。用足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对符合专项债券条件的项目,积极申请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并严格按照规定使用。
今年以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以下简称“专项债”)已为城中村改造工作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克而瑞地产研究数据显示,2025年前七个月,城中村改造类专项债发行规模达573亿元,同比增长487%。
强化产城融合,将城中村改造与城市产业发展相结合也成为各地的发力方向。《意见》明确,根据城市产业发展规划,在城中村改造项目中合理规划产业用地,合理安排产业布局,引入优质产业项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谈及未来城中村改造工作的优化方向,严跃进表示,城中村改造要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方式,积极引入各类资金。资金的到位将有效加快城中村改造工作。同时,各地也应加强房票等工具的应用,将城中村改造工作与释放住房需求相结合。
张波建议,各地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应关注产业的导入,包括建立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根据各地规划有序引入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各地也要关注产城融合,有序提升职住平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