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萌
日前,国内ETF总规模站上5万亿元关口,规模超百亿元的ETF数量突破100只,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在监管部门大力鼓励指数化投资的背景下,更多投资者选择通过ETF捕捉市场机会,锚定经济发展主线与产业演进方向。超百亿元规模的ETF数量增加,则体现了资金对头部产品的认可。
随着总规模持续攀升,ETF市场呈现指数化投资成为主流、产品类型多元发展、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三大向好趋势,勾勒出资本市场投资范式升级的清晰轮廓。
其一,指数化投资成为主流,推动ETF市场量质齐升。
ETF是以市场特定指数为跟踪标的、紧密跟踪指数表现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是当前主要的指数化投资产品类别之一。今年以来,证券监管部门多措并举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持续加强优质指数供给,优化完善ETF注册发行、运作机制、投资成本等方面制度规则,为中长期资金入市提供更加便利的渠道。
在此背景下,ETF市场快速扩容,总规模继今年4月份站上4万亿元关口后,于8月份又强势突破5万亿元。指数化投资逐渐成为市场共识。同时,资金加速向跟踪标的优质、运作规范、流动性强的头部优质产品汇聚,价值投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其二,头部ETF类型多样、策略丰富,为市场提供高效便捷的投资选择。
此前,超百亿元规模的头部ETF多为宽基指数产品,而如今,跻身“百亿阵营”的既有聚焦证券、医药的行业基金,也有芯片、机器人等主题基金,还有跨境基金、债券基金等。这说明这些细分领域产品已具备足够的资金认可度与市场影响力,也印证了ETF产品矩阵走向多样化的趋势。
随着投资者资产配置需求日趋多元化,ETF产品也在持续迭代创新,以更好地适配不同风险偏好投资需求,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产品生态。
其三,资金集中涌向头部ETF,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从实践来看,头部ETF通常跟踪的是沪深300指数、科创50指数等主流指数,持仓以各领域优质龙头企业为主,覆盖金融、消费、科技等关乎经济基本面的重点领域。随着资金持续增配这些优质资产,相关标的流动性溢价不断积累,交易活跃度与定价公允性显著提升。这既推动标的价格更精准地反映其内在价值,也有效校准非理性交易引发的估值偏差,加速市场定价逻辑向价值驱动回归,进一步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从更深层次来看,这一系列新变化体现出ETF市场投资逻辑更加理性、资金流向更加精准、市场功能更加高效,意味着ETF市场逐渐走向成熟。这不只是ETF市场自身的规模扩容与质量升级,更是资本市场投资范式向价值主导、长期持有的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