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万晨曦)8月27日,“光谷青桐汇Ultra”量子科技成果产业化专场暨量子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这是光谷青桐汇首次面向未来产业举办专场对接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量子领域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主题分享,探讨量子科技产业发展路径与未来趋势。通过项目路演集中展示量子科技领域的最新创新成果与发展动态,并联合参会专家、投资机构和应用场景端企业共组青桐Venture Lab,为量子科技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搭建起关键桥梁。
主题分享环节,武汉量子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研究员韩玄分享“量子科技产业现状”,光子盒创始人、总经理,中关村量子科技孵化器总经理顾成建作“2025全球量子科技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主题报告,共同勾勒出量子产业的全景图。
路演现场,10家量子科技企业及科研团队依次登台,集中展示了量子精密测量与量子通信两大方向的最新成果。
在量子精密测量领域,6个项目覆盖电力检测、气象观测、导航定位等核心场景。武汉市蒽微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量子电流互感器用于电力环节;武汉星光量子科技有限公司为多领域提供激光雷达应用方案;武汉量科芯国科技有限公司的原子钟和原子磁强计性能领先;武汉中科坤德科技有限公司的“100%国产化铷原子钟”突破国外技术垄断,推动导航、通信等领域国产化进程;华中师范大学课题组以光学与量子电子学交叉融合为特色,研发系列量子精密测量仪器;中科泰菲斯研究团队在原子钟领域深耕多年,成功实现了我国首台芯片原子钟原理样机,产品技术成熟度高。
在量子通信领域,中科问天量子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构建新一代量子内生安全物联平台;上海循态量子科技有限公司量子的“连续变量量子保密通信技术”通过编码光子实现超300公里安全传输;武汉云成智目卫星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武大研发基地研制遥感相机,助力我国空天信息产业发展;武汉沐宸量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后量子密码芯片”可抵御未来量子计算机攻击,保障金融、政务数据安全。
活动还特邀专家、投资机构及应用场景企业共组“青桐VentureLab”,以闭门交流形式深入探讨行业机遇。会上,企业方围绕产业化瓶颈、场景破局、技术路线、资金缺口等问题各抒己见。通过多方视角碰撞,旨在为量子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实现商业化突破提供兼具实践指导与战略参考的思路方案。
武汉作为我国量子精密测量的策源地之一,近年来依托光电子产业优势,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等领域快速布局。通过政策引导与资源整合,光谷加速推动量子科技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目前,湖北量子产业相关企业约30家,多数聚集在武汉光谷。
为破解早期项目融资难题,武汉东湖高新区发起首期1亿元量子科技基金,该基金由武汉高科集团发起,重点投向武汉量子技术研究院等实验室的早、中期项目,涵盖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测量等领域,目前已储备长江量子、中科酷原、正则量子等多个项目,旨在搭建量子科技成果与产业资本融通对接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