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产地证书是货物原产地的证明文件,其签发情况被视为对外贸易的“晴雨表”。中国贸促会8月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7月份,全国贸促系统累计签发原产地证书、ATA单证册、商事证明书等各类证书74.17万份,较上年同比增长10.8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陈建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7月份全国贸促系统各类证书签发量同比增长10.82%,直接反映出我国外贸的强劲复苏势头。考虑到原产地证书是企业享受关税减免、清关法律文件等作用的法定凭证,能够作为衡量贸易活动的“晴雨表”,其签发量的显著增长有力印证了7月份我国外贸增速创下年内新高的良好运行态势。这表明中国经济的内生动力和外贸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正在持续增强。
具体来看,全国贸促系统非优惠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为309.53亿美元;签证份数为39.81万份,同比增长5.13%。
全国贸促系统优惠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为87.56亿美元,同比增长39.66%;签证份数为27.63万份,同比增长49.42%。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7月份全国贸促系统优惠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和份数快速增长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要归因于企业自身成本控制与市场拓展需求的驱动。在全球贸易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企业为降低贸易成本,增强产品价格优势,积极主动地申请优惠原产地证书,以此获取关税减免优惠,提升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从而扩大市场份额,这会直接促使签证金额和份数快速增长。
“另一方面,要归因于政策环境的利好。我国近年来大力推进自贸区网络建设,与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之间关税降低甚至取消,进而扩大了优惠原产地证书的使用范围,带动签证金额与份数快速上升。”付一夫表示,同时,全国贸促系统原产地证书网上签证更加数字化、智能化、便利化,节约了企业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促进了企业申请的积极性。
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王冠男在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全国贸促系统优惠原产地证书的签证金额、份数均保持较大幅度增长态势,既彰显了我国外贸较强的韧性与活力,也表明广大外贸企业越来越熟练运用包括RCEP在内的优惠政策积极应变求新、开拓市场。
在RCEP原产地证书方面,王冠男介绍,7月份,全国贸促系统RCEP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为7.47亿美元,同比增长26.90%;签证份数为27065份,同比增长29.73%。
在陈建伟看来,全国贸促系统RCEP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和签证份数取得双增长,表明RCEP带来的贸易红利持续释放,外贸企业获得实实在在的实惠。接下来,外贸企业应从深化规则理解、提升内部管理和加强国际合作三个维度来继续用足用好RCEP。
付一夫建议,企业要加强与RCEP区域内企业的合作,通过联合研发、共建生产基地、共享销售渠道等方式,拓展业务领域,共同开拓市场,充分利用区域内统一的市场规则,减少贸易壁垒。同时,企业可积极参与RCEP相关培训与交流活动,及时掌握政策动态和行业信息,以便根据政策变化灵活调整经营策略,挖掘潜在机遇,持续享受RCEP政策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