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谭镕)“预计到2025年底,国内智能眼镜的整体出货量有望超过50万台。Rokid(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计划今年年底覆盖超过1000多家线下眼镜门店,2026年的出货目标是100万台。”日前, Rokid副总裁蔡国祥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智能眼镜商业化路径与手机有相似之处,一是通过“卖设备”,二是通过卖“应用服务”。目前,Rokid所有应用全部为免费使用,未来如果推进收费,收益也将与开发者共享。
近日,在美国纽约,Rokid Glasses正式在海外发布,迈向可穿戴人工智能新阶段。据介绍,Rokid采用全球化销售策略,面向全球的企业用户和个人用户。“目前,Rokid在海外市场也拥有大量客户,产品已售至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市场的推进速度相对较快,海外市场则根据当地情况有节奏差异。”蔡国祥透露。
探索人机交互新变革
“请帮我看看面前的文物是什么?”伴随一声问询,只见Rokid Glasses拍摄并上传文物照片,扫描识别并一一解析文物特征。看似“轻松”的使用背后,是Rokid Glasses的AR显示、AI识图、AI问答、语音交互等多功能的“集大成”。
近日,AI眼镜赛道备受瞩目,多个业内巨头先后公布AI眼镜新进展。蔡国祥身处行业中,同样感受到了这股热度。对于他而言,市场的热度带来更多玩家的参与,对公司而言无疑是“好事”。“目前,智能眼镜赛道刚刚起步,对于行业而言,‘做大蛋糕’是当下行业的主要目标,Rokid也更加聚焦自身。”
IDC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49.4万台,同比增长116.1%。其中中国音频和音频拍摄眼镜市场出货量35.9万台,同比增长197.4%。
对于Rokid而言,团队要判断一个问题:要不要“带显示”?Rokid选择依旧给自己“加难度”,将显示功能与智能眼镜相融合。“智能眼镜显示功能的实现要闯过多道关卡。一是空间限制,眼镜上的空间‘寸金寸土’,早期智能眼镜为了放置摄像头和拍摄指示灯,导致显示功能所需空间不足。二是生产难度增加,智能眼镜加入显示功能后,生产和组装难度大大增加,进而导致初期良品率较低,生产成本高昂。”蔡国祥说,团队一直期望在降低研发消耗的同时保留整体产品体验与性能,又能让生产组装时不断提升良品率。
好处显而易见。“Rokid Glasses的功能场景上有显著拓展,如听歌时看歌词、背诵古诗、实时导航等都是显示功能的实际应用场景,微信等手机信息也能在眼镜上实现同步。”蔡国祥说。据介绍,Rokid将原有双光机方案改为了单光机方案,同时将光机巧妙地放置在鼻梁内侧,既保证了外观无异样,又不影响佩戴舒适度。
操作系统与生态体系深度协同
在业界看来,想要做好一款AR智能眼镜产品绝非仅靠芯片算力或光学创新就能实现,更需要操作系统(OS)与生态体系的深度协同。“没有良好操作系统,就无法建立强大的生态体系。操作系统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需要长时间的投入才能优化。这构成了生态体系的基础。”蔡国祥说。当下,Rokid正在推进操作系统与生态体系深度融合。
据介绍,AR设备的交互逻辑与传统手机、PC存在本质差异。而市场原有系统虽然能支撑基础功能,但在多模态交互、环境理解、空间定位、低延迟渲染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
“未来的AR系统应具备三大核心能力:厘米级空间感知精度、毫秒级手势响应速度、PB级环境数据处理能力。因此,Rokid坚持加强操作系统研发,围绕硬件产品需求打造契合的操作系统。”蔡国祥说。
“当下,公司另一个核心在于围绕该操作系统构建的用户生态及服务。”蔡国祥介绍,团队为开发者提供开放平台,助力开发者开发各类应用。Rokid打造了拥有超过1.5万名个人开发者与5000家企业开发者的XR开发者社区,并正将这一生态系统推向全球舞台,计划吸纳逾1000名海外开发者加入社区。
此外,Rokid的应用场景正不断扩张。今年以来,Rokid密集官宣了与高德地图、支付宝等伙伴的合作。
蔡国祥透露,Rokid计划与支付宝进一步拓展多元便民生活服务场景,例如停车缴费、手机充值、水电煤缴费等。目前,部分功能已经在计划中,预计2025年底前将完成部分版本迭代并逐步落地。
从样机走向商业化
今年6月起,Rokid Glasses开启F码交付,至今已全部交付完成。从样机走向市场,Rokid正面临更加多元的挑战。
首先是交付。对于智能眼镜行业而言,供应困难等因素让智能眼镜厂商“压力颇大”,而“资金回笼”也是不少企业迫在眉睫的挑战。
论及交付问题,蔡国祥回应称,Rokid Glasses这款产品之所以耗时较长,是因为团队在追求极致的产品质量,既要保证产品具有高性能、高质量,又要确保它能够实现全天候佩戴。团队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良品率以降低成本。
此外,体验者的反馈也为Rokid产品迭代提供重要参考。蔡国祥表示,以实时翻译功能在嘈杂场景中的准确率问题为例,Rokid已经解决了声音定向和距离处理的问题,通过算法拾取特定方向的声音并屏蔽周围噪音,并针对近距离内声音进行增强。
“在翻译延时问题方面,Rokid正在和大模型合作伙伴推进优化方案落地。此外,本地翻译模型方案即将上线,以实现更快速、实时的翻译服务。”蔡国祥透露。
关于Rokid Glasses下一代眼镜,蔡国祥称主要分为三大方面。一是重点突破显示效果,例如文字彩色显示、提高分辨率等;二是提升续航时间,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电池密度、电池容量,增强续航能力;三是增强计算性能,与芯片公司合作研发更小、功耗更低且计算能力更强的芯片。“显示好、轻薄、电池续航能力久是‘不可能三角’,Rokid在这三者上做了一定平衡。”蔡国祥说。
商业化路径如何推进?蔡国祥说,除销售硬件之外,用户在使用眼镜时产生的内容消费也会带来商业化收入。“具体的收费方式和时间还未最终确定,公司将持续观察并选择最合适的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