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代办骗局 呵护创业热情
来源:经济日报
近日,一些社交平台上“代办大学生创业补贴”的帖子频繁出现。这些帖子以“简单包过”“高额补贴”“一站式服务”为诱饵,瞄准急于创业的大学生。不少大学生受骗后,不仅未能拿到补贴,反而遭遇经济损失,甚至面临潜在法律风险。
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民生福祉和社会稳定。近年来,为缓解就业压力、降低创业门槛、激发创新潜力,各地陆续出台针对大学生的创业扶持政策,涵盖孵化场地、税费减免、一站式注册服务等方面。这本是激励青年创业创新的暖心政策,却被不法分子当作幌子设立骗局,既打击了大学生创业热情和信心,也透支了政策公信力。
遏制“代办创业补贴”骗局,需要多方协同筑牢防护网,让政策红利真正流向需要的创业者,呵护创业热情。
监管部门应加强执法协作,完善长效治理机制。一方面,联合平台建立广告信用档案,强化审核把关,对申请材料中的企业注册信息、经营场所、纳税记录等进行大数据交叉验证,压缩虚假申报空间。另一方面,对涉案中介和个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建立行业“黑名单”制度,形成警示效应。同时,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提升处理效率。
社交平台应严格审核有关补贴政策等相关服务性内容,运用大数据、AI识别等技术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对使用夸大词汇等广告帖精准识别和标记,及时清理误导性、虚假广告信息和违规账号。
人社、教育等部门也要“铺路搭桥”,做好政策宣传和服务优化;通过高校就业网、政务服务平台等渠道,集中公开各地创业补贴的申请条件、流程、所需材料、联系方式等,探索“免申即享”“直补快办”等简化流程。高校也应加强创业政策解读培训和实操指导,引导学生通过正规渠道自主申请补贴,提高防范诈骗的意识和能力。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评论该主题
帖子不见了!怎么办?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