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由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2025张江药谷国际创新大会先进疗法论坛在张江科学会堂开幕。
解放日报记者获悉,不仅仅是“张江生命科学国际创新峰会”改名为“张江药谷国际创新大会”,原有的浦东生物医药几大产业园区名称也将改名为“张江药谷+”,统一标识和园区服务标准。
改名的背后,正是为了擦亮“张江药谷”品牌,剑指全球生物医药创新高地。
张江药谷自有其底气。今年以来,浦东已有6款1类创新药和4款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覆盖多个重大疾病领域,实现多项“首个”和“首创”突破。从2019年至今,浦东累计获批1类新药29个,占上海的78%;获批创新医疗器械31个,占上海的57%。
特别是近年来,浦东把握住了细胞与基因治疗新赛道机遇,集聚超过170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并呈领先优势——已获批4款CAR-T产品,占全国的57%。此外,抗体偶联药物领域蓄势待发,企业集聚效应显著,技术优势领先;在脑机接口、同位素药物等新兴赛道也已抢先布局,初具规模效应。
前不久,对标波士顿等世界一流生物医药园区,浦东发布了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功能提升方案,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坚持研发与制造并重,统筹生物医药创新核爆点、产业承载区、产业联动区“1+1+X”联动发展的空间布局,打造全球创新药械首发地、制度改革首创地、科学家创新创业首选地。
据悉,张江药谷陆续新规划了10平方公里的产业园区,将在地价、水电网等配套上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未来三年内还将增加20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
“张江生命科学国际创新峰会”此前已举办4年,展示了浦东生命科学产业最新成果、创新举措和生态活力,累计合作伙伴超过100个,累计参会超过25,000人次。
改名后的“张江药谷国际创新大会”,此次聚焦先进疗法的技术前沿突破、临床转化难点、产业生态构建及国际化合作机遇,旨在为生命科学产业搭建一个汇聚全球顶尖科学家、临床专家、企业领袖、投资机构及监管部门的权威对话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