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州工厂的机械臂精准组装,到Z世代玩家指尖跃动的炫酷光效;从全球视频会议硬件市场的“隐形冠军”,到与中国科技企业携手共创的智能生态——罗技,这家源自瑞士的科技企业,正在中国书写一段“双向赋能”的精彩故事。
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交织并进的今天,跨国企业如何真正融入中国市场、实现与本地生态的协同发展?近日,新华财经专访罗技全球商务总裁刘坤,深入探讨罗技在中国从生产、研发到市场与合作的多维布局。刘坤表示,中国不仅是罗技全球供应链的核心支柱,更是推动其产品创新与技术演进的重要策源地。
从“世界工厂”到“全球引擎” 中国供应链与研发具备双重优势
中国是罗技全球销量最大的市场之一,更是全球最大的游戏市场。刘坤强调,“中国市场的表现对罗技在全球的表现非常重要。”他指出,罗技在中国深耕超过三十年,不仅构建了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更与供应链伙伴建立了扎实深厚的合作网络。
据2022年罗技全球供应链报告显示,其苏州工厂过去五年规模增长超过50%,产品销往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部分产能用于出口。刘坤补充道:“我们在中国的供应链建立得非常良好,扎根三十多年,合作伙伴非常多、非常扎实。”
然而,罗技在中国的布局远不止于制造,近年来明显加大了本土研发投入。“我们CEO在18个月前履新后,大力推进‘在中国为中国’策略,尤其注重研发团队的本地化建设,”刘坤表示,目前罗技在中国的研发团队全面对接本地消费者与供应链,能够迅速响应市场变化。
中国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游戏玩家,对产品性能有着极致追求。刘坤指出,“他们要求‘低延迟、速度快、高度客制化’。”如今的中国年轻消费者“走在世界潮流的前沿”,他们的需求直接推动了罗技全球产品的研发创新。“这不仅是‘China for China’,更是‘China for the world’。”
尽管地缘政治等因素为跨国企业展业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但作为瑞士企业,罗技始终坚持中立、合规、本地化经营的立场。“我们希望尽量减少政治因素的干扰,专注于技术和产品。”刘坤说,从销售、生产到研发,从游戏、办公到视频会议,罗技在中国实现了全链条、多板块的战略布局,这充分体现了罗技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
跨界融合、生态共建罗技深耕“中国伙伴”战略
如何精准捕捉中国用户的需求?罗技通过多元路径构建了一套成熟的本土化创新机制。
首先是“走进用户现场”。刘坤分享了一个生动案例:去年,罗技全球总裁带队拜访中国家庭用户,深入观察他们如何使用罗技产品办公、游戏。“直面用户,让我们真正理解他们的使用场景和痛点。”
其次,罗技在中国市场的成功经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与本土科技企业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刘坤介绍说:“我们将全球跨平台合作的经验带入中国,与腾讯、京东、百度、钉钉、中国移动等企业建立了多方面合作。”
与京东的合作是基于大数据的消费者洞察,共同研发新品;与百度聚焦AI技术融合;与腾讯则覆盖游戏内容与视频会议系统;与钉钉合作开发智能办公硬件解决方案。刘坤强调:“罗技作为中立的瑞士企业,具备与多平台、多生态合作的优势,这种开放性是我们在中国生态共建中的核心竞争力。”
此外,罗技也高度重视与终端用户和青年群体的互动。公司不仅与知名电竞战队、游戏博主开展产品共创,还通过全球类赛事如“G Challenge”搭建玩家交流平台。当问及是否考虑与高校电竞团队合作时,刘坤回应:“我们非常乐意参与这类项目,期待与中国年轻人共同推动电竞生态的发展。”
当然,中国市场的“消费升级”趋势也推动罗技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刘坤观察到,四五线城市消费增长迅速,而一二线城市则呈现明显的高端化、专业化趋势。“罗技的GPW系列等高端产品在中国卖得非常好,这是一个均衡且健康的市场。”
在全球化进程面临挑战的今天,罗技以其深耕中国30余年的实践,展示了一家跨国企业如何通过本土化研发、供应链协同与生态合作,实现与中国市场的共同成长。在被问及如何平衡本土投入与全球布局时,刘坤显得信心十足,“能够在中国市场脱颖而出,在全球就具备强大的竞争力。”
“中国不仅是市场,更是灵感来源、创新引擎和全球战略支点。”正如罗技一款款诞生在中国、走向全球的产品所证明的那样——真正优质的创新,从来都是生于本土、属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