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王丙全通讯员童波王文初
8月25日,夜幕降临,公安县埠河镇双合村新中渠沿线,“失明”多年的路灯又亮成了一排光带。
“多亏镇里的包村干部关心,这些路灯才能及时修好。”在家门口乘凉的村民吕祖国说:“以前路灯坏了,到处黑黢黢的,走路和开车都提心吊胆,现在大家都放心了!”
三个月前,埠河镇机关干部罗炎在双合村走访时,发现新中渠沿线路灯大量损坏,村民夜间通行十分不便。他迅速与村“两委”干部商量,并联系到一位从事太阳能路灯生产的老乡。最终,老乡捐助路灯,村里负责安装,路灯很快便亮了起来。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公安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一组一月一小事”活动,广泛发动镇村干部下沉到村民小组,收集解决群众身边的“小诉求、小困难、小愿望”,并建立“镇、村、组三级联动”工作机制,明确责任领导、时间节点、办法路径,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桂丰村暑期爱心托管班。
今年6月,桂丰村“两委”干部在入户走访时发现,村里有23户家庭正为暑期孩子无人看管而发愁。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村党支部立即行动,短短一周内就招募了1名教师和4名返乡大学生志愿者,搭建了暑期爱心托管活动阵地。
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是推进“一组一月一小事”的力量之源。连日来,公安县各乡镇、村广泛发动在外成功人士捐资捐物,并统筹项目资金和人员力量,形成了干部下沉一线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的浓厚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民生实事的办理都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从项目确定前的意见征求,到实施过程中的群众监督,再到完工后的满意度测评,每个环节都让群众参与其中。
在斑竹垱镇双东村,镇村干部每月参加组级户主会,收集到3组、4组村民对修建水泥路的诉求。很快,镇、村、组三级干部联动,村民自愿出工,双东村仅用两周就完成了道路硬化工程。

双东村正进行道路硬化施工
双东村党支部书记毛泽银感慨说:“以前群众有事不敢说、不愿说,现在干部主动上门问、商量着办,真心实意解决问题。群众看在眼里,暖在心里。”
截至目前,该县共组织873名乡镇干部、1290名村干部下沉到村民小组,收集各类“小事”3615件,已办理2295件。
“小事不小看、小事不小办。”公安县委书记严广超说,将进一步落实“开门教育”要求,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把“一组一月一小事”固化为长效机制,通过办好群众“小实事”、实现群众“小心愿”,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民生改善的实际成效。
【责任编辑:杨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