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来,A股市场发力上攻,上证指数连破3700点、3800点关口。
《国际金融报》记者从券商处获悉,量价齐升带动新开户、杠杆资金激增,两融余额升至2.2万亿元,占流通市值2.26%。业内人士提醒称,杠杆放大波动,投资者务必警惕急跌风险。
降价+提质
近几日,《国际金融报》记者走访多家券商营业部发现,经纪业务高度同质化,佣金成最敏感“武器”。此轮行情下,券商纷纷祭出“降价+提质”组合拳,以价格战抢客源。
“最近业务不错,刚开完一个5000万元的户。”一家专注机构经纪的营业部负责人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我们营业部新增客户以机构客户为主,当前机构客户开户和加杠杆意愿明显升温,但热度仍不及去年‘9·24’行情。我们坚持不打价格战,新开户佣金严格按同业公会标准执行,约万1.5;两融利率区间4.1%至4.5%,大资金客户可谈至4%以下。”
沪上某营业部负责人向《国际金融报》记者透露,为抢客源,部分券商已将新开户佣金压至“万1”以下,两融利率更有机构给出低于3%的“地板价”。
一位中小券商营业部人士告诉记者,近期开户和两融业务升温,券商佣金普遍降至万1.5,开通两融的新客户还能再谈优惠;老股民加杠杆偏谨慎,新入市股民则更为积极。
“双刃剑”警示
自4月8日以来,A股持续攀升,投资情绪高涨,近几个交易日成交额接连突破3万亿元,杠杆资金成为重要推手。作为市场情绪与资金动向的关键指标,两融余额扩张对市场有何影响?融资扎堆热门板块需警惕哪些风险?面对持续上攻或回调,投资者该如何理性应对?
排排网财富研究总监刘有华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两融余额持续攀升,不仅反映了投资者风险偏好的明显回暖,更通过杠杆效应有效增强了市场的做多动能。增量资金的持续涌入,为市场提供了坚实的流动性支撑,有助于形成“资金推动—价格上涨”的良性循环。但两融资金具有高杠杆性和敏感性,若市场出现大幅波动,可能引发杠杆资金的被动平仓,从而放大市场跌幅,增加市场不稳定因素。
4月8日至8月28日,沪指累计涨幅超过24%,创业板指累计涨幅超过56%。板块轮动上涨,科技股表现尤其亮眼。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市场积累了大量获利盘。杠杆投资者宜冷静评估风险,理性看待本轮行情。
“市场成交量显著放大,短期局部板块已呈现过热迹象,指数波动率或随之攀升,投资者需警惕A股潜在风险。8月下旬需警惕中报‘地雷’,部分公司若业绩不及预期,可能引发股价调整。”刘有华提醒道,杠杆交易具有明显的双刃剑效应,在放大潜在收益的同时,也成倍放大了投资风险。当市场走势偏离预期时,杠杆效应将显著加剧投资损失。建议杠杆投资者应避免盲目追高和过度集中投资,合理控制仓位,并选择合规渠道加杠杆。
“两融资金创新高,是市场情绪回暖、风险偏好提升的直观体现,为A股慢牛行情稳步推进注入动力。”黑崎资本首席战略官陈兴文向《国际金融报》记者直言,当前加杠杆者需高度关注波动风险。杠杆是把“双刃剑”,会放大波动影响;一旦市场风格切换或热点退潮,投资者可能蒙受较大损失,务必警惕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