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徐蔚)近期,随着A股市场显著回暖,投资者信心得到有力提振。在此背景下,新基金发行市场火热,截至8月29日,8月新发基金数量已达158只,创年内单月新高,其中权益类基金占比近八成,发行规模超过570亿元,同样刷新年内纪录。市场的热度不仅体现在新基金发行上,也传导至老产品的持续营销。一批业绩出色的老基金近期在销售渠道“二次首发”成果同样显著。老基金一样“香”,也侧面反映出投资者的成熟度与日俱增。
记者获悉,华夏基金、财通资管、西部利得基金、圆信永丰基金等公募管理人携手招商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等销售渠道,近日对旗下绩优基金集中开展“二次首发”。据渠道人士透露,基金“二次首发”规模的多少与基金历史业绩具有很强的正相关,如财通资管创新成长“二次首发”规模超过15亿元。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财通资管创新成长基金A份额近1年回报达88.06%,远超同期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涨幅50.59%,在同类基金中排名近前10%;今年以来回报达42.62%,同期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为27.33%。
基金经理包斅文在半年报中写到,上半年积极把握Deepseek带来的算力和AI应用的相关机会,一季度底部重点加仓了AIDC、AI Agent相关个股,二季度对国内AI产业链做了一定的止盈和结构切换,一方面在底部增加了部分军工配置,另一方面在底部布局了半导体设备、模拟芯片等。针对后市投资方向,包斅文表示,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的转换关键期,新质生产力、未来产业依然是投资重点。
想借道老基金快速跟上市场行情的投资者,在选择“二次首发”基金时,如何慧眼识珠?业内人士表示,宜重点关注三要素:一是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评估其投资经验、策略稳定性和风险控制能力等;二是避免过于关注短期收益,更要关注基金长期表现,以及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业绩持续性;三是警惕规模短期急剧扩张对基金业绩可能产生的稀释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