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记者索寒雪贵阳报道
2025年8月28日,在2025年数博会上,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表示,华为云服务在算力效能方面实现突破,其生产效率已达到英伟达H20芯片的3倍。
“芯片制程(如5纳米、7纳米)并非核心,客户真正需要的是优质的计算结果。”张平安介绍说,华为云服务通过技术创新,在50毫秒时延下实现了单卡每秒生成2400个token的能力。
目前,华为昇腾云服务不仅适配自研的盘古大模型,还全面支持DeepSeek、Kimi等第三方模型。“我们希望所有大模型在昇腾云上都能跑得更快、更好。”张平安表示。
在国家数据局政策指引下,华为正与多地政府和企业合作,推动数据全域湖建设,并通过AI自动构建企业知识图谱,帮助业务人员快速开发智能应用。
张平安指出,中国的“算力黑土地”正在逐步成为全球客户的AI算力中心。华为在海外布局时发现,尽管中国国内的智能计算中心均采用液冷技术,但海外液冷数据中心仍较为罕见。若要对海外数据中心进行改造,不仅耗时较长,而且光纤网络带宽也难以满足需求。
目前,海外客户可通过专线直接使用华为在贵安、香港等地的云算力资源。“许多国家都希望用本国语言训练自己的大模型,但受限于数据中心建设和光纤带宽,这一愿望短期内难以实现。如今,海外客户通过专线可直接调用我们在贵安、香港的算力,实现大模型在中国训练,再通过海外数据中心完成本地推理部署,即‘中国训、本地推’的模式。”张平安解释道。
在医疗、药物、气象、汽车四个细分领域,华为云均处于领先地位;在容器、数据库等九大产品领域,也获得了权威认可。
张平安最后强调,根据规定,每个云厂商一旦发生重大事故都需在网上公开披露,而华为云已连续756天保持重大事故“零记录”。“我们有信心将这一成果持续保持下去。”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