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稳步上行,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持续回暖。统计数据显示,主动权益类基金近一年的平均收益超48%,其中270多只基金净值实现翻倍。绩优基金最新披露的2025年中期报告显示,二季度,多位基金经理果断出手加仓,收获颇丰。从后续投资策略来看,聚焦产业发展趋势成为机构共识,人工智能、创新药等板块关注度较高。
274只基金近一年净值翻倍
从近一年的业绩来看,几乎所有主动权益类基金都实现了正收益。Choice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纳入统计的4378只主动权益类基金的近一年平均收益为48.13%,其中4354只实现正收益。
多数基金把握住了结构性机会,近一年业绩表现亮眼。其中,586只基金收益超80%,274只净值翻倍,更有部分产品收益超200%。
具体来看,截至8月28日,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混合基金近一年收益为264.31%,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混合基金为241.75%,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基金为237.52%。此外,德邦鑫星价值混合基金、信澳业绩驱动混合基金、汇添富北交所创新精选两年定开混合基金、中航机遇领航混合基金等近一年收益均在214%以上。此外,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基金近一年收益也达199.97%。
梳理可见,业绩领先的基金主要抓住了北交所、人工智能、机器人、新消费等领域投资机会。在近期发布的基金2025年中期报告中,多位基金经理分析了上半年的投资操作。在发现产业端积极变化后,一些基金经理在二季度调整行情中果断出手。
“4月底,随着海外AI产业持续推进,组合开始全面回归科技产业链核心品种,这一策略也在5至7月为组合取得了良好回报。未来一段时间,AI产业链业绩爆发的持续性和确定性仍然较强,AI在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趋势逐渐加速,并将深刻改变各行各业,因此相关产业链的投资机会仍然较大。但科技产业发展波动较大,因此适度的仓位调整、行业调整也是有必要的。”信澳业绩驱动混合基金经理刘小明说。
华商均衡成长混合基金经理张明昕表示,持续关注各行业的景气反转与边际变化,并积极调仓。其中,5月大幅增加了海外算力板块的配置,同时在出现明显边际变化的AI算力及应用等领域布局。
沿着产业寻找投资机会
站在当前时点,后续方向如何寻觅?梳理绩优基金2025年中期报告可见,基金经理认为当前仍有较多结构性机会可以挖掘,应沿着产业发展脉络寻找投资机会。从具体方向来看,人工智能、创新药等比较热门。
“AI应用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推进,‘AI+万物’是如今最大的科技潮流。预计未来一段时间AI及其衍生的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等领域仍为核心方向。此外,新消费、创新药等板块,或将有系统性的投资机会。”张明昕表示,将密切跟踪产业进展,动态调整组合方向。
景顺长城稳健回报混合基金经理江山表示,仍须警惕海外宏观事件带来的潜在波动,但总体而言,系统性冲击最剧烈的阶段已经过去,对权益市场的看法也更加积极。产业层面,AI行业叙事逻辑仍在加强,模型迭代稳步推进。除关注机器人、智能驾驶等领域外,同样期待AI对现有场景的重塑,这将进一步加强头部互联网应用和公有云的优势。此外,还看好有色金属、创新药、自主可控等方向投资机会。
“上半年,基金在均衡配置的基础上做了针对性调整,包括保留银行、保险等稳定性资产,同时阶段性加仓机器人、AI算力等科技资产,长期布局出海资产,重点提升港股相关资产占比。”在融通产业趋势先锋股票基金经理刘安坤看来,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凸显,拥有优质产品、先进技术和广阔海外渠道的相关企业,将不断提升海外市场份额,同时保持较高的利润率。未来,会更加积极地挖掘结构性机会,重点关注科技成长资产、拥有稳定现金流的分红资产,以及有机会迎来价格回暖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