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8月底,券商秋季策略会日渐密集。
8月26日至29日,华福证券2025秋季经济与投资策略会在深圳举行,华福证券党委委员、副总裁蒋松荣致开幕词,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屠光绍,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教授吴晓求等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宏观经济形势发表演讲。
与会专家认为,在中央全面部署和相关政策落实之下,全年经济实现5%的增长目标可期。同时,今年前七个月社会融资结构的变化,以及随着银行利率水平下降以及相应的金融市场上的投资机会增多,资金呈现出从银行系统中流出的趋向。“脱媒”现象的出现,标志着资本市场和资产管理市场有了更好的发展环境。
据悉,该策略会以“百炼成钢”为主题,会期4天,分设主会场和七大特色分会场,邀请了数位知名专家学者、30余位产业专家以及700家上市公司的高管,共话宏观经济形势,齐商资本市场机遇。

社会融资结构变化有利于资本市场发展
屠光绍聚焦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进行主题分享。
他认为,从经济阶段看,实体经济形态是变动的。经济经过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信息经济时代、数字经济时代,特别是数字经济时代,过去不属于实体经济,现在属于实体经济,因为社会再生产,实体经济形态不是一成不变的。
屠光绍表示,金融体系需同步实体经济形态、供需结构和内外循环格局的演变,以科技、绿色、数字金融等多元工具与高水平开放,精准服务新质生产力、内需扩大与双循环互动,形成“金融强国”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促。
李扬围绕宏观经济形势作分析。“中国经济走过了近8个月,前半年数据很好,但在政策方面还需要加大努力,包括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等,”李扬表示,“中央全面的部署,我们要认真落实,完成全年5%的增长目标应该没有问题。”
在风险与机遇分析方面,李扬提及,今年前7个月社会融资结构的变化,有利于资本市场发展。人民银行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23.9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12万亿元。
“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表明社会融资结构发生了变化,而这个变化是有利于资本市场发展的,”李扬说,“发展资本市场对于中国来说恐怕在所有金融的政策和政策调整中是最重要的。环境有利于资本市场发展并不意味着资本市场一定能发展起来,发展还需要做很多工作。”
从金融部门杠杆率变化来看,自2019年开始,负债方杠杆率高于资产方表明社会资金大规模回流银行。而从2024年底开始,资产方统计的金融部门杠杆率和负债方统计的金融部门杠杆率的差距逐渐缩小。这反映出的趋势是:随着银行利率水平下降以及相应的金融市场上的投资机会增多,资金呈现出从银行系统中流出的趋向。“脱媒”现象的出现,标志着资本市场和资产管理市场有了更好的发展环境。

华福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宏观首席分析师秦泰就2025年—2026年宏观经济与政策形势作展望。他表示,中国面临“出口韧性、地产调整、隐债化解”三期叠加,“预计我国经济增长经过短暂的蜕变期之后,2026年下半年有望重回5.0%左右增长中枢,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即将开启。”
秦泰分析,展望至2026年,受关税不确定性递延、美国本土供给能力趋升、出口基数走高的共同影响,我国出口可能在2026年上半年阶段性承压,提振内需的必要性亦大幅提升。预计国内经济政策仍将紧抓三条主线:化解地产和地方隐债相关债务风险、财政大力扩张刺激国内消费持续升级扩容、财政牵引激发全社会的有效投资意愿。预计我国经济增长经过短暂的蜕变期之后,2026年下半年有望重回5.0%左右增长中枢,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即将开启。
期待经济证券化率达到1
吴晓求就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新趋势分享了观点。他表示,自去年9月24日开始我们就慢慢进入到重塑中国资本市场生态链的周期之中,但完整的生态链重塑会有一个过程,特别是制度改革和观念调整,可能需要3年—4年时间才能慢慢完成。
吴晓求对中国资本市场未来表示乐观:“我们现在已经进入到正确的发展轨道,方向是正确的,未来市场的成长也是可预期的。”
“有媒体问未来中国市场的市值将达到多少是合理的?”吴晓求表示,现在中国市场市值刚刚突破100万亿元,中国的GDP在2024年约135万亿元,从经济证券化率来看,美国大概是1.5以上,而中国还没到1或100%,如果经济证券化率达到1,这将是金融方面通向发达国家的门槛,是现代化国家的标志之一。
“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守推进资产端的改革,提高上市公司的竞争力,同时我们将构造具有充盈流动性的市场,我们把各种制度规则改好,制度规则改革的核心点:一是透明度,二是规则公平,未来经济达到百分之百证券化率目标不会太长时间。”吴晓求说。

上半年净利翻倍,加码研究业务
在此次秋季策略会上,华福证券相关业绩也浮出水面。
华福证券党委委员、副总裁蒋松荣透露,今年上半年,华福证券营业收入同比增幅62%,净利润同比增幅140%,总资产、净资产和管理客户资产规模均创历史新高,主要业务板块的业绩,均跑赢同业平均水平。
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华福证券实现营业收入12.6亿元,净利润2.84亿元,这意味着,今年上半年华福证券营业收入约20亿元,净利润约6.8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月,华福证券逆势完成增资扩股,总计47.57亿元的融资总量创下国内证券行业年度股权融资之最,13家战略投资者的加持,为该公司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的动能。
对于研究业务,蒋松荣表示,近年来,华福证券的研究业务已经取得突破性发展。据介绍,华福证券研究所聚焦新质生产力主线,设立了总量及资产配置、消费升级、医疗健康、智能制造、前沿科技、能源&新材料等6个研究中心。在行业佣金率整体下行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华福证券研究业务仍逆势高增,公募基金、保险公司等核心机构客户覆盖面持续扩大,市场份额与品牌影响力快速提升。
“未来,我们将持续加强投入,不断提升研究能力,构建起资本市场与实体企业间的沟通桥梁,并以专业、卓越的研究能力引领公司各项业务发展。”蒋松荣说。
蒋松荣还表示,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我国的制度优势、市场潜力、产业基础和人才资源正不断凸显。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深化,新技术、新消费、新经济的机遇不断涌现,A股市场正迈向以“转型牛”为特征的新阶段。“投资中国意味着投资更高的确定性”正成为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共识。中国资本市场正以独特的东方叙事,书写着科技自立自强与资本价值创造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