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郭聪聪
8月2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通过了谢志斌中信百信银行董事、董事长的任职资格,这位从中信银行副行长之位赴任的新掌门人,正式成为了国内首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的第三任董事长。
近日,中信百信银行也披露了上半年经营数据。中报显示,该行上半年业绩指标有所回升。目前正值该行“新三年战略”及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阶段,新任董事长能否带领百信银行实现持续增长,市场对此密切关注。
谢志斌任职资格获批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最新消息,谢志斌已正式获批担任中信百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及董事长,成为该行第三任董事长。
中信百信银行成立于2017年9月,并于同年11月18日正式开业,是中国首家独立法人互联网直销银行。该行由中信银行与百度旗下公司联合发起,其中中信银行作为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达65.79%。
今年7月11日,中信百信银行发布董事长变更公告,董事会选举谢志斌担任非执行董事、董事长,直至此次监管资格获批,历时一个多月。

金融监管总局官网公告
公开资料显示,谢志斌籍贯湖南新化,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其职业生涯起步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在公司内一路晋升,从人力资源部的基层岗位逐步成长为公司的党委委员、总经理助理。2014年担任呼和浩特市委常委、副市长(挂职),积累了地方工作经验。
之后,谢志斌加入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出任党委委员、纪委书记。2019年,他进入中信银行,就任副行长。如今,具有深厚金融从业经验的谢志斌掌舵中信百信银行,市场对其也寄予厚望。
值得注意的是,由中信银行副行长接任中信百信银行董事长已有先例。中信百信银行第二任董事长吕天贵在接任前就曾担任中信银行副行长。2025年4月,吕天贵辞去百信银行董事长等职务,据媒体报道,他将在履行相关程序后出任中信信托董事长。
2024年是中信百信银行发展其“新三年战略”的起始之年,也是其向数字银行全面转型的关键阶段。目前战略执行时间过半,根据该行最新披露的2025年中报数据,上半年部分财务指标出现回暖,但仍面临一定的业绩压力。在这一背景下,谢志斌就任无疑肩负着重要使命。
2025年中报数据:财务指标出现回暖
8月27日,中信百信银行发布半年报,其中披露了该行上半年经营情况,整体来看,该行多项财务指标呈现回暖态势,但仍面临一定压力。
从资产负债数据来看,中信百信银行资产与负债规模均较上年末略有增长。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总资产达1195.16亿元,较2024年末的1172.90亿元,增长1.9%;负债总额为1100.64亿元,较2024年末的1082.45亿元,增长1.68%。
负债结构方面,该行呈现出典型的直销银行特征。受限于线下网点不足,其存款与同业资金均为核心负债来源。其中,吸收存款544.16亿元,同业存放款项434.45亿元,两者在负债总额中占比分别为49%和39%。
在营收与利润方面,上半年百信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8.7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2.35亿元增长28.64%,回升较为明显。净利润为4.72亿元,同比增长1.64%,虽呈小幅回暖,但增速远低于营收,呈现“增收不增利”现象。这反映出该行在息差收窄、成本控制或资产减值等方面仍承压。尤其在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滑23.74%的基础上,当前盈利能力的恢复仍显乏力。

中信百信银行2025年中报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5年6月末,百信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3.27%,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96%,较2024年末的13.74%和10.27%进一步下降,显示资本补充压力持续增大。中报未披露当期不良贷款率,但2024年末该指标已由1.36%回升至1.50%,资产质量仍面临挑战。
当前正值中信百信银行推进“新三年战略”及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阶段,也是业绩修复的重要时期。在此背景下迎来新任董事长谢志斌,其能否带领百信银行实现持续增长,仍有待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