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记者周亮)8月30日,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论坛在广州举行。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行长张奎在论坛上表示,近年来,该行围绕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发挥金融政策引导作用,优化金融资源要素配置,大力支持科技和产业创新,助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把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统一于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为大湾区增强高质量发展的“看家本领”、挺起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贡献金融力量。

论坛主办方供图
张奎称,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建立健全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用足用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科技信贷导向评估作用,创新“益企共赢计划”等金融服务模式,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发展的支持力度。截至2025年7月末,广东科学和技术服务业贷款余额达2137亿元,同比增长22%。支持金融机构、股权投资机构和科技型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截至2025年8月26日,在银行间市场共计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融资486亿元。
便利科技型企业跨境投融资。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发挥毗邻港澳的独特优势,畅通科技型企业跨境投融资渠道,满足企业跨境贷款、跨境上市和发债、跨境资金池、跨境股权投资等多元化金融需求。截至2025年7月末,已有177家企业开展本外币跨境资金池试点业务,集中外债和境外放款额度合计5248亿美元。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将以“四聚焦四强化”作为金融工作的重要着力点,推动加快构建产业科技互促双强、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内外市场齐头并进、具有湾区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大湾区新质生产力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撑。
一是聚焦新质生产力技术突破,强化金融支持“创新湾区”建设。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继续推进广州、深圳申请参与国家级科技金融改革试点,切实做好科技金融创新项目储备并发挥好引领作用,带动大湾区科技金融服务创新。用好用活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科技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的激励作用,扩大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城市和机构范围,进一步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质效。鼓励金融机构、股权投资机构和科技型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二是聚焦新质生产力载体建设,强化金融支持“产业湾区”建设。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联动省有关部门和广州等市推动金融支持城中村改造工作,鼓励金融机构用好抵押补充贷款、专项借款等政策性工具资金,引导社会资本规范、有序参与城市更新项目建设,将科技创新要素集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融入到城市更新全过程,加快形成产业转型升级、业态迭代更新、承载空间优化、产城人与生态环境相互融合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是聚焦新质生产力布局优化,强化金融支持“互联湾区”建设。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加大对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建设的金融支持,推动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高质量发展,促进科技创新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支持港澳地区发挥好“超级联系人”“精准联系人”作用,助力大湾区高水平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深化大湾区金融领域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推动新金融服务等制度型开放创新措施在大湾区落地,优化自由贸易账户管理与服务,探索金融领域数据跨境流动“可用不可见”新模式。
四是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式创新,强化金融支持“美丽湾区”建设。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用足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争取将大湾区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扩容试点地区。支持金融机构、地方金融组织和企业采用国际国内互认标准在港澳等境外市场发行绿色债券,推进化工、造纸、医药等行业转型金融及蓝色金融标准编制,推动生物多样性金融标准试用和循环金融标准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