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考察湖州市安吉县余村,首次提出“两山”理念。20年来,“两山”理念缘起于浙江,践行于全国,指引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青海,作为生态大省,素有“三江之源”“中华水塔”之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海生态文明建设,三次亲临青海考察,并指出“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还殷切期望青藏高原能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对话》第三次走进青海,专访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罗东川,围绕“中华水塔何以长青?生态如何点绿成金?”
罗东川省长巧妙借助六个故事,讲述了青海“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01
濒危雪豹如何成为全民网红?

凌小蛰是一只吸引百亿流量的网红雪豹。
今年惊蛰,一位生态管护员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发现了伤势严重、几乎奄奄一息的它。工作人员冒雪开车十几个小时,连夜把它送到了西宁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进行抢救。经过几个月的联合救治,今天的凌小蛰已经能够在西宁动物园雪豹馆里重新奔跑、跳跃。
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罗东川:凌小蛰的故事不仅是一只雪豹幼崽的重生传奇,更是青海高质量建设国家公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缩影,国家让青海来建设三江源国家公园、青海湖国家公园和祁连山国家公园,就是能够把中国生态保护的成绩成果向全世界展现,这是青海人民所肩负的重要责任。
02
青海湖如何实现“生死逆转”?

青海省因青海湖而得名,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面积达4600平方公里,是美丽中国的一张国际名片。但鲜为人知的是,这里曾经生态退化、环境污染、湖水萎缩、湟鱼减少,但在过去二十年,青海湖实现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逆转”。
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罗东川:大美青海,青海湖是一个集中的体现。这些年来青海把青海湖的保护作为大事要事来办,如今青海湖的珍稀鱼类,湟鱼资源量从保护初期的2500多吨增加到12.75万吨。青海湖周边的牧民也捧起了“生态碗”,吃上了“旅游饭”。而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国际性公路自行车赛“环青赛”,也将青海的生态文明建设、大美青海宣传推广到全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青海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我们下一步还需要花更大的努力去做好工作,一定要把青海湖打造成国际级的生态保护景点。
03
昔日荒山如何被绿色环抱?

今天的西宁被称为高原“绿谷”,两山披绿、树荫成林、青绿满城。但在35年前,西宁却是山大水少、土多树少,绿色一度是西宁人眼里的“奢侈品”。为了改善西宁生态环境,青海省实施了“造肺工程、润肺工程”。35年间,几代人赓续奋斗,西宁南北山森林覆盖率由7.2%提高到79%,西宁市也成为西北地区首个“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双重荣誉的省会城市。
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罗东川:过去的西宁,每年的风沙,这种极端的气候给人们生产生活都带来极大影响。如今我们把西宁打造成宜居、宜业的美丽城市,让青海人民真真切切感受到绿水青山给大家带来的福祉,这也成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真实写照。保护绿水青山在青海已经成为一种自觉和共识,是场由心而生的转变,我们要让绿水青山成为青海永远的优势和骄傲。
04
光伏板下为何长出万亩牧场?

“光伏羊”是青海的代表特色之一。
早些年,在青海的塔拉滩,是大面积的荒漠、沙漠,不怎么长草,风沙漫天。但是在过去这些年,青海借助绿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不仅为国家的绿色能源转型做出青海的贡献,还让荒漠戈壁实现了绿色的重生,高原羊在光伏板下实现吃草自由,也成为青海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罗东川: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在践行“两山”理念的实践中探索出来“光伏+生态+农牧业”的生态治理新路径,也是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一个缩影。
05
高原三文鱼怎样征服世界餐桌?

青海不是海,为什么生长在海里的三文鱼会诞生在青海?中国三文鱼出口的97%都来自青海,青海为何会成为优质三文鱼的“天选之地”?为什么青海三文鱼的品质会让外国人感到无比震惊和不可思议?
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罗东川:三文鱼是青海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带给我们的一个回馈,你怎么珍惜自然,自然就怎么对待你。因为我们把黄河、长江、澜沧江保护好,这里面就产出了最优质的产品,我们有好的生态,一定有好的收成,我们要讲好青海生态保护的故事和我们这些好的产品故事,我想青海的“金山银山”的分量会更重。
06
工业遗迹如何变身国际观星胜地?

青海茫崖的冷湖小镇,在上世纪50年代,是全国四大油田之一,最繁华时这里常住人口达十万人。然而随着资源逐渐枯竭、大批工人撤离,因油而兴的冷湖也因油而衰。这几年,依托戈壁奇景和天文资源,这个小镇独一无二的暗夜星空和“末日感”在网络上迅速走红,从低头找矿到抬头寻星,从石油废墟到末日幻境,从戈壁荒滩到外星体验,冷湖打造了黑独山、雅丹长城、石油小镇遗址等一系列网红地标。从向自然要资源到向自然问未来,冷湖已成为资源枯竭型地区转型发展的典范。
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罗东川:我们青海有72万平方公里,它所具有的生态多样性、原真性、稀缺性、系统性,在全世界都很难找到。这样的星空、地貌是大美青海的组成部分,其实也是绿水青山的组成部分。现在国内顶级研究天文的机构,都纷纷在这建观测站,它未来一定是一个全世界观测宇宙的最佳地点,也让青藏高原这种丰富的多样性地貌能够成为一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财富。
罗东川省长总结今天这场高原对话表示,这期节目对于把生态保护作为自己生命的青海来讲,更加领会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青海不仅是青海的,是国家的,更是世界的,怎么能把大美青海建设好,把生态保护好,打造世界级生态文明高地,是青海下一步要努力的目标,青海也有信心把这个答卷进一步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