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31 08:55:30 股吧网页版
荐股乱象频发,投资者切勿轻信“股神”
来源:南方都市报

  A股四千点指日可待,近来单日成交量维持在3万亿上下,牛市呼声高涨。与股民一样兴奋的,可能就是在这个市场里面混的骗子们了。“非法荐股”“专家授课”“股市小作文”等此起彼伏。针对荐股乱象,近日微信平台再次发布治理公告,并宣布将对违规账号采取从限制流量到封号等梯度性处置措施。这已是微信自2024年以来第三次大规模整顿非法荐股行为,连续出手既反映了其治理的决心,也折射出牛市背景下非法荐股乱象之猖獗。

  在微信最新披露的公告中,一种利用朋友圈功能漏洞的骗术被曝光:不法分子前一天杜撰某几只乃至几十只股票大涨的朋友圈内容,并逐一设为“仅自己可见”,待次日若有股票真的大涨,便将对应内容转为公开,借此打造“股神”人设。

  纵观近年的案例,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和社交工具更替,早年活跃在各种论坛、股吧和博客中的股市“黑嘴”也开始迭代,频繁出现在微信群、荐股直播间等新型社交平台上。“点对点”的传播方式更加隐蔽、成本更低,多几部手机就可以实现“一个微信群除了受骗者本人其他都是托”,诱骗投资者跟随操作,帮助“庄家”出货牟利,或者直接操作虚拟盘,上当者的资金根本就没有入市,监管和查处的难度也更大。此外,还有不法分子利用AI换脸、大数据画像等技术伪造“股神”形象,直播荐股的迷惑性大大增强。技术加持下的非法荐股呈现产业化运作特征,危害远超普通诈骗。

  事后处置不如源头治理,微信此次整治,帮投资者树起事前防御的第一道防线,但投资者的觉醒才是关键。微信平台可提示用户留意账号是否展示专业资质、执业资格等认证材料,注意甄别信息,投资者对“无风险、无资质、无合同”的“三无”承诺要保持高度警惕。事中识别能力同样关键,投资者需掌握合规服务的基本特征:不承诺收益、揭示风险、费用透明。牢记“合法机构不保本,稳赚不赔是陷阱”,这些简单的核实步骤,能有效过滤大部分非法荐股陷阱。

  面对非法荐股的新特点,监管部门和互联网平台早已着手构建“穿透式监管”体系。自2022年底《非法证券活动网上信息内容治理工作方案》明确了“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原则后,微信、抖音、快手等各大互联网平台纷纷升级治理措施。应当说,骗子们现在要想在这些平台展业引流,并不是一件易事,但架不住有的散户偏爱内幕消息、喜欢与“庄”共舞,有的人还“看不起”正规机构,“看不上”正规资管产品,反而对“野生股神”缺乏应有的警惕,令人哭笑不得。

  从资质审核到AI监测,监管手段也在同步进化。上海证券交易所依托AI技术,运用机器学习进行投资者画像分析,使用知识图谱构建账户关联分析模型,应用文本挖掘技术实现“网络黑嘴”自动侦测。这些技术手段极大提升了识别违规行为的效率和精准度。而事后救济渠道的畅通也能减少损失,通过在线投诉平台可固定证据,参与证券纠纷特别代表人诉讼也能争取权益,为上当后的投资者提供了亡羊补牢的机会。一言以蔽之,牛市背景下金融信息乱象高发,在这场博弈中,投资者的理性觉醒仍然是避开诈骗陷阱的关键。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