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8月31日电(葛佳明) 本周(8月25日-8月3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尝试解雇美联储理事库克,美联储独立性引发市场担忧,同时投资者对于美联储9月启动降息的预期继续升温,金价稳步上涨,美元指数呈现先涨后跌的走势。
美股来看,本周美股三大指数均曾刷新历史收盘新高,但周线却都录得下跌,标准普尔500指数累计跌0.1%,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累计跌0.19%,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0.19%。从8月整体来看,标普500指数涨1.91%,纳指涨1.58%,道指涨3.2%。其中,道指、标普500指数连涨4月,纳指连涨5月。
从科技股来看,美国科技股七巨头本周累计下跌0.06%,8月份累计上涨1.25%。从8月整体走势看,苹果累计上涨11.97%,谷歌涨10.95%,特斯拉涨8.30%,英伟达跌2.07%。
欧股来看,欧洲STOXX 600指数全周累计跌1.99%,报550.14点,8月份累计上涨0.74%。德国DAX 30指数全周累计跌1.89%,报23902.21点,8月份累计下跌0.68%。法国CAC 40指数全周跌3.34%,报7703.90点,8月份累跌0.88%。英国富时100指数全周累计下挫1.44%,报9187.34点,8月份累涨约0.6%。
亚太股市看,本周日经225指数全周累计上涨0.2%,报42718.37,8月累计涨幅为4.01%;韩国KOSPI指数全周累计上涨0.55%,报3186.01,8月累计跌幅为1.83%。
从外汇市场看,美元指数呈现先涨后跌的走势,本周收于97.84,全周微涨0.13%,8月累计下挫2.2%;非美货币方面,欧元兑美元录得四周来首次收跌,全周累计下挫0.32%,8月累计涨幅为2.37%;英镑兑美元连续第二周下跌,全周累计下挫0.16%,8月累计涨幅达2.25%;日元兑美元全周微跌0.08%,8月累计涨幅为2.46%。
8月下旬以来,人民币汇率呈现较快升值态势。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本周调升291点,为2024年9月后最大单周调升幅度。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本周收于7.1221,全周累计上涨491点。8月,离岸人民币对美元累计上涨866点,涨幅为1.20%。
从大宗商品看,过去三个月一直盘整的黄金在8月迎来了突破,COMEX黄金主力期货合约本周累计涨幅为2.86%,8月累计涨幅达5%;现货黄金8月份累计上涨4.8%;COMEX白银全周累计涨幅4.34%,8月累计涨幅达到11%。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释放货币政策“转向”信号带来的降息预期,以及美国通胀持续走高都给了黄金上行的动力。

下周(9月1日-9月5日),美国将公布8月非农部门就业数据,在非农数据公布前,投资者还将获得一系列美国就业市场线索,包括7月JOLTS职位空缺数据、8月ADP私人就业数据和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等。与此同时,美联储后续人事动向也将影响市场走势。
美国8月非农就业数据
北京时间9月5日(周五)20:30,美国劳工部将公布美国8月非农就业数据和失业率,这将成为投资者研判美国就业市场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并进一步影响投资者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
美国7月新增非农就业7.3万,低于预期值11万;同时5月和6月的非农就业数据合计大幅下修25.8万,曾引发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风险的担忧,令投资者对美联储将在年底前降息的预期迅速升温。
因此,9月5日即将公布的美国8月非农就业数据备受市场广泛关注,一方面该数据将向市场揭示美国就业市场状况是否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在特朗普解雇美国劳工统计局(BLS)局长后,此次数据发布可能会引发公众对其准确性的新一轮质疑。
新华财经数据统计显示,市场预期美国8月非农新增就业人数为9.3万,失业率将上升至4.3%。
财通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陈兴表示,美国劳动力市场无疑正在降温。7月新增非农就业3个月移动平均值持续呈下降趋势,若按当前回落速度粗略估计,今年10月新增就业或将濒临转负。5月和6月的数据遭到异常下调,或与数据质量差和模型不稳有关,ADP新增就业同样显示美国就业增长明显放缓。
陈兴认为,结合职位空缺数和失业人数来看,目前美国劳动力市场供给紧张程度相较于2022年已经大幅缓解,并逐渐转向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形。一方面,边缘劳动力可能正在重返劳动力市场。另一方面,高信贷成本仍然在抑制企业的经营和扩张,叠加今年以来对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等顾虑,企业招聘计划仍然保持谨慎。劳动者议价能力正在下降,薪资增速持续放缓。综合来看,美国劳动力市场已经达到转折点,失业率或继续上升。
但另一方面,由强劲劳动力市场驱动的工资增长,正在持续转化为通胀压力,尤其是在服务业领域。7月份,与工资关系紧密的服务业通胀环比上涨了0.3%。与此同时,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PCE年增长率达到2.9%,依然高于整体通胀率,凸显了核心通胀和服务业通胀的“粘性”。
面对美国就业市场降温和通胀压力依然顽固,美联储后续降息路径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美股“9月魔咒”会否重现?
从历史统计来看,随着机构投资者调整仓位、散户交易员买入放缓、波动率上升以及企业股票回购减少,美国股市9月表现通常较为平淡,“9月魔咒”的说法由此而来。
美国银行统计数据显示,1927年以来,标普500指数在9月下跌概率达56%,平均跌幅为1.17%。在过去十年中(2015年-2024年),标普500指数有六次在9月出现下跌,平均跌幅为1.93%,其中2022年9月单月大幅下挫9.34%。
除了9月“魔咒”的季节性弱势,今年美股还面临其他多重宏观面的挑战。投资者将经历美国非农就业报告和通胀数据带来的市场扰动,同时美联储将在9月公布最新利率决议。而特朗普持续批评美联储、施压大幅降息,在威胁美联储独立性的同时,也增加了市场不确定性。
分析人士指出,近期特朗普尝试解雇美联储理事库克,意在为美联储理事会制造更多空缺,扩大其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影响力,美联储独立性或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天风证券在报告中表示,美联储独立性削弱后续或面临四点影响,一是在当前关税政策对美国通胀的影响尚不明确的背景下,美国经济滞胀风险上升;二是加剧市场对美国财政状况的担忧;三是削弱美元的信用;四是导致美国面临“股债汇三杀”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