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美国正式暂停小额包裹关税豁免。作为应对,多国宣布叫停对美发送包裹。
美国的“小额豁免”政策始于上世纪30年代。1993年,美国政府将关税起征点调整为200美元,2016年又提升至800美元。跨境电商兴起后,美国的这项政策被普遍视作促进全球跨境电商行业高速发展的一项重要机制。
今年5月,特朗普政府就宣布终止针对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的“小额豁免”政策,此后又宣布将这一政策扩展至所有国家。作为我国电商行业重镇,如今靴子落地,率先承压的长三角跨境电商反应平淡,而“海外仓”则成为支撑行业底气的关键词。
“没有话题度”
“大家都没啥反应,这个事情在义乌都没啥话题度。”谈及此次政策变化,义乌跨境电子商务协会会长徐俨显得颇为淡定。他表示,这一方面是因为对美出口在义乌跨境电商交易总额中本就占比不高;另一方面,行业内对此亦早有应对之策。
徐俨的淡定背后,是行业的一路高歌猛进。今年以来,义乌跨境电商持续保持高增长势头。义乌·中国小商指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义乌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899.61亿元,同比增长17.92%。
徐俨表示,对于跨境电商曾经惯常采用的“小件直邮”模式,“小额豁免”政策叫停的确影响显著。额外的关税,势必造成卖家的成本上升,如若以提价进行应对,则又可能造成市场的流失。不过,近年来海外仓模式已经成为行业主流。义乌的外贸生意人素来嗅觉灵敏、反应迅速,越来越多的跨境卖家选择从“小批量直邮”转为“大批量海外仓备货”。
徐俨告诉记者,去年以来,Temu、TikTok等主流电商平台都在力推“半托管”模式。该模式下,跨境卖家可以将货物提前备至海外仓,通过本土化发货来应对可能出现的变化。因此,5月起美方叫停内地和香港地区的“小额豁免”后,尽管空运直邮类订单短期内受到了一定冲击,但整个跨境电商行业并未出现明显动荡,更多跨境卖家从容地推进着供应链优化与履约模式升级。
海外仓成为必选项
总部位于浙江宁波的乐歌人体工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当地一家老牌外贸企业。通过多年布局,在海外仓领域,乐歌同样是行业头部。在乐歌海外仓总监季晓峰看来,长三角跨境电商对“小额豁免”正常调整已有较充分准备。
“目前来看,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断然谈不上‘严重冲击’。对于依赖直邮模式的轻小件卖家,一定的成本上升的确无法避免,但是受影响的品类大多属于低货值、高流转的类型,通过集约化备货和规模报关,就能有效摊薄新增税负。”季晓峰分析,“小额豁免”暂停带来的影响整体可控,且周期不会过长。
季晓峰认为,目前跨境电商行业仍需要一定的时间逐步完成新通关与物流模式切换。中长期来看,跨境电商进一步向合规化、本土化和高确定性履约方向发展将是大势所趋。而在当前阶段,行业的核心应对方式是加速推进“供应链前置”,积极借助海外仓实现批量备货、本地化发货,从而在保持物流时效的同时,有效降低关税合规成本。
“在这个过程中,海外仓所扮演的角色肯定会越来越重要,以前可能是一个‘可选项’,现在已经成了‘必选项’。”季晓峰指出,不仅是传统的大件商品,以服装、日用百货等为代表的轻小件品类也在快速走向“仓发模式”。
变局之下,目的地市场本土尾程配送网络也在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除USPS、FedEx等传统服务商外,新兴电商平台也都在构建自营或合作型尾程派送体系,带动整个物流生态朝多元化、竞争化发展,最终有望实现更优的成本结构与服务体验。
不能高枕无忧
在长三角的另一外贸大市宁波,情况与义乌类似。背靠业已成熟的海外仓模式,自5月起暂停的“小额豁免”,对于宁波当地的跨境电商行业同样亦未造成明显影响。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高枕无忧。”宁波市商务局跨境电商处处长林维忠表示,对于中美贸易摩擦,跨境电商行业应该摒弃“速胜”幻想,“要清醒地认识到,贸易战是动态持续的,目前仍然处在一个不稳定的状态。”
当地时间8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将对进口家具进行关税调查。分析认为,特朗普此举旨在为家具行业加征关税铺路。林维忠表示,家具是宁波外贸出口的“传统强项”,面对可能出现的变化与风险,相关行业企业要及早做好准备进行应对。
宁波跨境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谢尚伟则认为,今年以来国际贸易领域的一系列争端,在一定程度上也在倒逼国内跨境电商行业寻求更高质量的“出海”路径:“从过去的贴牌代工,到如今品牌出海,行业近年来的变化肉眼可见。”
与此同时,国内跨境电商行业也正在从单纯卖货向全球范围输出新零售模式转变。“除了在海外开设选品中心和品牌展厅,我们有的企业还实现了‘技术出海’。通过在海外设立公司,代理国外品牌,为他们操持跨境电商业务。现如今,我们卖的已经不仅仅是商品,还有高质量的服务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