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受邀嘉宾是: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

莲华资管管理合伙人、CIO 洪灏

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部首席投资策略师王昕杰

博时基金(国际)有限公司固定收益部副主管卢里
“9·24”行情已近一年,投资者中长期投资预期持续改善。进入9月,美联储降息预期强化,市场将如何发展,哪些方向值得关注?
中国基金报邀请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莲华资管管理合伙人、CIO洪灏,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部首席投资策略师王昕杰,博时基金(国际)有限公司固定收益部副主管卢里等中外资机构人士,共同分析市场中长期走势。
市场迎来“慢牛”
中国基金报:你对A股与港股中长期走势作何预判?国际及国内资金态度如何?哪些行业值得重点关注?
程实:当前,A股、港股已先后走出估值洼地,完成了一轮价值重估,反映投资者对中国资本市场中长期投资预期的改善。
市场反弹已接近一年,可见并非短期资金的投机炒作,而是对中国经济企稳复苏、产业结构优化、中国企业盈利改善等一系列基本面可持续变化的正面反馈,也是中国资本市场“慢牛”的开始。
从资金构成来看,本轮价值重估的参与者多为国际及国内机构,投资方法更加理性科学,具有更长期的投资目标,一旦开始配置,会形成持续的趋势。
王昕杰:在全球低利率、低增长环境下,港股有望继续成为海外投资和南下资金的“宠儿”:港股近几年分红率较高;人工智能、软件、创新药等板块及出海概念具备较高成长性。
A股则将走出“慢牛”行情。在A/H溢价层面,A股有足够的空间迎头赶上。
随着“美国例外论”逐渐收敛,此前受美元“虹吸”效应影响的资产将获得价值重估。中美关税问题的影响可能已经过去。
在“反内卷”等一系列政策引导下,各类主体经营活力被激发,落后产能被淘汰,企业得以轻装上阵,预计将对企业扩大利润空间有所帮助。
在新旧动能转换之际,盈利端“颠簸”在所难免。可以观察到的是,在盈利和库存周期上行之前,市场作为领先指标,估值上行更能印证未来经济和盈利增长持续向好。
具备完成全年增长目标的坚实基础
中国基金报: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作何判断?
程实:当前,中国经济展现出“稳中有进”的运行态势,既有消费修复与产业升级的内生动力,也有外贸多元化的韧性支撑。宏观政策“组合拳”持续显效,内外需协调改善。整体来看,中国经济具备完成全年增长目标的坚实基础。
王昕杰:7月以来,由于天气等因素的影响,经济整体增速有所回落。但工业和服务业的表现仍高于去年同期。以去年5%的经济增速为参照,当前的经济仍然运行在5%水平之上。
中国基金报:市场对后续政策发力抱有较高期待,哪些政策值得关注?
程实:主要关注三个方面:一是财政政策继续积极靠前发力;二是货币政策继续适度宽松、结构优化;三是国内大市场建设打破壁垒、释放红利。
王昕杰:从7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表态来看,下半年政策力度比较克制,以“持续发力”用好存量政策为主,保留了“适时加力”的空间。预计政府将优先全面落实2025财政预算,适度放宽货币政策,以实现大约5%的增长目标。
加大非美元资产配置成共识
中国基金报:对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作何预测?
程实: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全球央行年会发言时传递了调整政策的信号,降息概率有所抬升。未来,美联储在政策权衡中或将提高对就业风险的考量。如果就业数据继续恶化,即便通胀仍高于2%,美联储仍可能进一步降息。我们保持全年累计降息50至75个基点的判断。
卢里:基于美国利率期货市场定价,市场预计美联储9月降息至少25个基点的概率超80%。从历史经验来看,市场对1个月内美联储降息的预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洪灏:市场对于美联储降息的前景过于乐观。虽然9月降息25个基点是大概率事件,但后续降息的力度或不如市场预期,因为通胀预期并没有显著下降。若美联储后续大幅降息,则反映美国经济增长在失速。这并不利好风险资产。
中国基金报:面对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投资者应如何寻找确定性?
卢里:预计后续美国关税政策的摆动仍然较大。作为应对,投资者一方面可遵循传统的分散化框架进行布局;另一方面,根据政策及资产估值的摆动,进行灵活的仓位调整。
王昕杰:2022年底以来,不少投资者持续超额配置美元资产,目前首先要做的是降低集中度,做到多元分散。
中国基金报:在全球美元资产和非美资产再平衡加速、资金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的宏大叙事下,资产配置策略应如何调整?
洪灏:特朗普正在破坏美国经济系统的百年根基,美元贬值或持续数年。此时,应加大对于非美元资产,如黄金、白银、有色、房地产等实物资产,以及加密数字资产的配置。
卢里:当前,非美投资者持有超30万亿美元美国资产。随着美元主导地位的边际削弱,美元指数回落,前期超配美元及美国资产的资金有再平衡需求。欧洲及亚洲资金部分回流本地市场,边际上加强对本地资产估值的支撑。投资者在进行全球资金配置时,可相应纳入考量。
王昕杰:未来6~12个月依然看涨股票,但短期风险同时存在。我们将美股上涨视为削减过多美国投资并将资金轮动至亚洲(除日本)股票的机会;日本和欧洲股票仍为核心持仓。此外,我们将聚焦新兴市场本币债,同时把握美元债券收益率提供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