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至9月1日,天津迎来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峰会,20多位外国领导人和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聚首海河之滨。
这座被百年现代教育所滋养的城市,培育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创新人才,科技成果不断涌现。而位于天津梅江国际会展中心二期的新闻中心,更是科技味儿十足。
迈进新闻中心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可以用中、俄、英三种语言进行互动的人形智能机器人,短发、红唇、金属色躯干,高仿真的表情与肢体动作,能够配合工作人员及志愿者为记者提供信息咨询、场地指引及大会资讯等全方位服务。

绕过“她”所在的综合服务岛台,装满矿泉水的送物机器人穿梭在媒体公共工作区,不少记者被其吸引,在工作之余抬头看看这个“萌物”穿梭放松心情。

实际上,这只是新闻中心科技魅力的两个具象化表现,而吸引人的远不止于此。
从上海东方明珠出发,一路飞过青岛、北京,飞往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上合组织成员国的标志性景观,最后飞往天津海河河畔、落地新闻中心……8K技术的超高分辨率结合数字意味等创新交互方式,让人仿佛化身成一只和平鸽,亲身感受到俄罗斯与印度间的巨大气候差异。
在智慧生活互动展示区,一台可以制作冰淇淋的机器人前排起了长龙。现场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制作冰淇淋只是其功能之一,“为其配上不同的末端夹爪,再通过设置不同的动作,配套不同的设备,就可以完成几乎我们想完成的任何事情”。

“平安喜乐”“意气风发”“心想事成”……志愿者娴熟地向外国记者介绍这些文字的含义,然后机械臂笔走龙蛇3分钟内写就一幅书法作品。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道,该款机械臂是六轴结构,有6个电机,通过不同的运转速度来实现末端不同的轨迹。“通过书法家牵引器械臂记录下人的力度、速度与行动轨迹,从而实现我们看到的机械臂写书法的状态”。

场馆另一侧,现场志愿者还向记者介绍了自动充电机器人,能够对多车辆进行充电。“圣·宝莲尊”全自主无人机巡检系统可以实现自主换点换传和起飞降落……

这个充满科技气息的场馆,就像一个科技服务于人的微型展示平台,给中外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