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01 03:03:50 股吧网页版
基金自购热情不减 多家公募低位入场斩获颇丰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赵梦桥

  年内,无论是在行情低位还是在回暖过程中,公募基金自购热情较往年均有明显抬升,且主要集中于为浮动费率产品“护航”以及行情低位时为稳定市场情绪两大因素。

  有观察人士指出,这几年基金公司下调管理费率对其经营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因此将部分盈利用于投资就成为增加收益的一种选项。从结果来看,随着行情转暖,公募基金自购的产品也有可观的浮盈,尤其是4月初大胆入场的资金更是收获颇丰。

  公募基金自购热潮延续

  近日,多家公募继续官宣自购。8月27日,摩根基金公告,将运用公司自有资金2470万元,认购正在发行中的摩根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上述投资将于近期完成,最终申请确认结果以基金登记机构确认的结果为准。摩根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于8月27日正式发行。

  8月内,还有工银瑞信基金、泰康基金等多家头部公募相继宣布自购,月内累计金额已超过2.7亿元。其中,金额之最为南方基金,8月11日,南方基金公告称,将于近期陆续运用固有资金投资旗下权益基金,合计投资金额将不少于2.3亿元,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以上,此番回购涉及旗下3只产品:南方中证A500ETF联接A、南方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ETF联接A、现金流ETF南方。

  年初,证监会明确提出,基金每年利润须划出一定比例用于申购自家权益产品,自购由此从“可选项”升级为“必选项”。

  股票型基金回购方面,今年以来,天弘基金以2.88亿元自购金额居首,其次是华泰柏瑞的1.42亿元,永赢基金、富国基金、华夏基金和博时基金净自购金额均超过8000万元;混合型基金方面,工银瑞信基金以5.4亿元领先,其次是永赢基金的1.2亿元和中银基金的9000万元。

  具体到产品上,年内共有554只权益类产品获得公司净自购。其中,7只产品今年以来的公司净自购金额在1亿元或以上,如天弘恒生沪深港创新药精选50ETF联接A以1.4亿元居首,此外还有天弘文化新兴产业、工银优势领航、工银丰盈回报、工银现代服务业、天弘创新成长、工银悦享等6只产品公司净自购金额为1亿元。

  自购集中在新发和“抄底”阶段

  年内,基金自购热潮共分两拨,分别是浮动费率产品的发行和行情低点的“抄底”基金。

  比如,在近期新型浮动费率基金的发行过程中,基金管理人掀起了一阵自购潮,涉及金额从1000万元到2000万元不等,其中多笔资金投向浮动费率基金,包括华商致远回报、兴证全球合熙、大成至臻回报、宏利睿智领航、交银瑞安等产品。华南一家头部公募人士表示,当前,浮动费率基金是不少基金公司布局的重点,他们在产品新发时对这类产品有所侧重。而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自购恰好是与相关产品持有人风险共担、同时给予市场信心的一种方式。

  某公募观察人士指出,当前的自购主要是新发基金,尤其是创新产品的“护航”需求。一位资深基金行业分析师解释:“在市场情绪偏冷、发行难度加大时,基金公司以自有资金兜底,既能确保产品成立门槛,又可吸引观望资金跟投。”该观察人士认为,首批浮动费率基金作为行业内的重大创新,其成功发行具有标杆意义,机构此时出手自购,无疑为新产品的市场接纳注入强心剂。

  此外,4月初行情陷入短期低点之际,也有招商基金、博时基金、兴证全球基金等多家公募大手笔自购。

  华夏基金基金经理许利明指出,自购基金有时候先于市场底部购入,有时候晚于市场底部购入。但把时间周期拉长一点就可以看出,基金自购潮往往发生在市场下跌的情况下,通常出现在市场的阶段性低位。4月份的自购潮后,市场的走势也印证了基金经理的判断。

  浮盈可观

  年内随着行情转暖,公募基金自购的产品也有可观的浮盈,尤其是4月初大胆入场的资金更是收获满满。

  如4月8日鹏扬基金公告,该公司已于4月8日运用固有资金1500万元申购旗下三只基金,包括鹏扬成长领航混合A份额500万元、鹏扬数字经济先锋混合A份额500万元、鹏扬产业智选一年持有混合A份额500万元,并表示将继续运用固有资金1500万元投资于公司旗下权益基金。

  4月8日正是年内的阶段性低点,因此上述产品如若持有至今无疑浮盈可观。如鹏扬成长领航期间涨幅约为9.25%,鹏扬产业智选一年涨幅超过三成,而鹏扬数字经济先锋涨幅则高达58.62%。因此,仅这1500万元的第一笔回购当前浮盈就已超过450万元。

  此外,4月份还有建信基金以不少于1.8亿元投资旗下权益类公募产品。博时基金、兴证全球基金亦以不少于6000万元的规模踊跃自购。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