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01 03:48:30 股吧网页版
财通基金沈犁:用消费视角挖掘科技股 看好AI算力和出海制造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裴利瑞

  每一位基金经理都致力于构建一套能够穿越周期的投资体系,但每一位基金经理选择的投资道路都不同。

  财通基金基金经理沈犁以其鲜明的价值成长风格和左侧思考特质,在近年来的结构性行情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5日,沈犁管理的4只权益产品中有3只均实现近一年净值翻倍,其中财通新视野灵活配置混合基金A近一年收益率为118.88%,且2019年至今的六个年度均实现了正收益。

  沈犁将自己的投资方法总结为“在成长中寻找价值,在价值中发现成长”。他坦言,这种策略的好处是在市场恐慌时能以较低价格买入优质公司,缺点则是可能不会卖在股价最高处。但在他看来,投资是一场基于长期胜率的努力,他希望自己能在“鱼多的地方”持续深耕。

  “三好”标准寻找价值成长

  何为价值成长?在沈犁的投资词典里,这并非简单的风格标签,而是一套严谨的选股哲学。他将其核心概括为一个由胜率、赔率、景气度构成的“三好”标准。

  “胜率,代表的是确定性;赔率,则对应着成长空间;而行业景气度则是重要的催化剂。”沈犁表示,“我们倾向于在那些处于景气度上升或者能够保持平稳发展的行业中,寻找具有最优胜赔率的个股。这类资产通常具有行业渗透率快速提升或国产替代空间明确等特征。”

  这套“三好”标准共同构筑了沈犁“在成长中寻找价值,在价值中发现成长”的投资实践。

  “市场主流的景气度投资更偏向于右侧,即追逐周期上行的行业。我的策略可能更靠左一点,会关注那些被市场暂时低估或忽略,但长期成长逻辑未被破坏的公司。”他坦言,“这种操作模式的好处是常常能在市场的左侧买到价格适宜的筹码,缺点也很明显,有时候卖出后,股票会因为市场情绪发酵还会继续上行,我们可能会失去在高点的一部分利润”。

  但也正是这种对基本面和估值的恪守,让沈犁的投资组合在市场震荡期起伏中表现出一定的抗跌性。他认为,投资的核心是概率游戏,在别人恐慌时贪婪,这句老话永不过时,只要重复次数足够多,逢低买入是赢面最大的。

  用消费视角挖掘科技股

  在价值成长的投资策略指引下,沈犁最独特的投资视角之一,或许在于他善于用研究消费品的思维框架,去审视和挖掘科技股的长期价值。

  这一视角和沈犁的成长路径密不可分。沈犁的投研生涯起步于消费领域,对食品饮料、家电、农业等行业有着长期而深入的跟踪。然而,他并未将自己局限于此。近年来,他成功地将能力圈拓展至科技、医药和高端制造等领域,实现了投资视野的破圈与进化。

  他认为,科技投资并非只有追逐爆款和风口一条路,很多时候,用消费股投资的眼光,反而能发现被市场忽视的常青树。

  “如果用消费股的稳健增长思路去寻找科技股,是能够找到长期有增长空间、每年都表现良好的公司的。”沈犁表示,很多科技领域的投资者过于关注下一个季度的业绩会不会爆发,产品是不是爆款。但这种爆发式的增长往往不持续。而用消费的思路,则关注这家公司的“护城河”、长期竞争格局和份额提升的确定性,而不是一两个季度的波动。

  在他看来,今年科技股的波动类似2018年的白酒股,处于产业的上行周期遇上宏观的下行周期,在被宏观扰动后走出了业绩估值双击的上涨行情。真正的成长股,无论是消费领域还是科技领域,其内核都是相似的——拥有强大的品牌或技术壁垒,能够在漫长的岁月里持续成长,实现价值的复利。

  看好AI算力和出海制造

  “投资是在鱼多的地方钓鱼。”在沈犁看来,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的“鱼群”正汇聚于科技与出海两大方向,按照价值成长的投资策略,他将投资组合的火力重点聚焦于AI算力、出海制造两大产业链。

  “对于AI,我们正处在一个渗透率从无到有、从低到高的产业初期。”面对今年以来AI算力板块的显著涨幅,沈犁认为,虽然当前的估值和情绪处于钟摆中间偏右的位置,但远没有到极值,且我们不应局限于短期估值,而应着眼于其背后堪比互联网革命的长期产业趋势,AI产业正处于从1到N的快速发展阶段,这一进程可能需要三到五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充分演绎。

  在具体布局上,沈犁重点关注光模块、服务器及上游的芯片制造和设备环节。“光模块的难点在于保证良品率和稳定性,这是中国制造的优势所在,随着国产替代逻辑的深化,半导体设备和材料领域也有望涌现出巨大的投资机会。”他坦言,这些领域的投资机会是基于产业基本面的深刻变化,而非短期的情绪驱动,因此值得长期持有和跟踪。

  如果说AI是科技浪潮的主攻手,那么出海制造则是中国经济在全球化新格局下的“中流砥柱”。沈犁认为,中国制造业出海正经历着从产品输出到品牌、渠道全球化布局的质变。

  “今年4月份市场对关税问题感到担忧,现在回过头看,其实存在着机会。”沈犁复盘道,“这次事件像一次压力测试,真正有能力进行全球化布局的龙头公司,不仅没有被击垮,反而借此机会加速了海外产能转移,从而彻底消除了未来的不确定性。它们的行业壁垒因此变得更高,估值中枢也理应得到系统性提升。”

  他观察到,一批优秀的中国制造企业,正在从成本优势转向综合竞争优势。他以摩托车和家居企业为例,“这些公司的产品在海外市场直接与日本、欧美的顶尖品牌竞争,凭借卓越的制造工艺、快速的响应能力和逐步建立的品牌渠道,市场份额正在稳步提升。”

  沈犁认为,这种出海2.0模式的核心在于深度融入当地市场,建立本土化的渠道和品牌认知,这种深度绑定和市场理解,是简单代工模式无法比拟的。他强调,这一趋势并非局限于个别行业,而是在多个细分领域普遍发生。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