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国家超级计算太原中心,一排排“太行一号”计算机机柜整齐排列,服务器指示灯闪烁跳动、高速运转,却听不到轰鸣声。和常见的数据中心不同,这里“太行一号”的主板、处理器都泡在“水”里,还会咕嘟咕嘟地“吐泡泡”。
如何实现边静静“泡澡”,边高效“计算”?国家超级计算太原中心主任赵崇山告诉记者,这是全新一代全浸没相变液冷技术,所看到的水,是一种低沸点的电子氟化液,并不导电。当温度超过50摄氏度时,电子氟化液就会气化,把热量带走,从而达到给主机降温的效果。
“将所有计算部件浸没于液态冷媒中,可实现高密度、全覆盖、无死角、高效恒温冷却,能有效解决大型数据中心的散热问题。”赵崇山说,目前中心里核心计算机房的电能利用效率(PUE值)突破性降至1.04,设备可以实现超低能耗、超高效率和更长使用寿命。
关键技术不断创新的同时,预测天气、模拟台风路径,帮助科学家研发新药……看不见、摸不着的超算,正在多个关键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中心的屏幕上,显示运行着全球区域一体化SD3系统,三个“数字地球”图像展现在眼前,其中两个是计算出来的模拟云图、一个是卫星实拍云图,它们之间几乎没有差异。
“这相当于在用计算机构建整个地球的大气,不仅数据量巨大,而且要求精度极高。”赵崇山说,借助“太行一号”平台的强大算力,该系统目前可以对未来14天的天气情况进行预报数值计算,测算精度可达1.5公里×1.5公里,实现“小时级”“公里级”的突破。
目前,国家超级计算太原中心已经建设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工业仿真、生命科学、生态环境、地球科学六个先进计算平台来服务行业应用。在药物分子设计、基因分析、行星模拟等领域发挥出强大计算力的作用。
不仅具备强大算力,国家超级计算太原中心还在持续拓展产业生态开放。据悉,目前该中心可适配百度、商汤、华为等商用框架,兼容业内主流人工智能算法模型,支持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Al For Science等多种类型的人工智能场景下的主流商用大模型应用。
近年来,山西省制定出台了一揽子政策举措,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算力优势。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山西省算力中心收入增长69.5%,计算机办公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3.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5.9%,高于全国4.8个百分点。
赵崇山说,下一步,中心将依靠“太行一号”主机强大算力基础,坚持超算应用服务与超算生态建设双轮驱动,紧跟未来前沿计算发展趋势,在国家战略格局中争创有地位、有特色、有规模的国家超级计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