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4%,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改善;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5%,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8月份非制造业和综合PMI产出指数继续保持扩张。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8月份上述三大指数均有所回升,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总体继续保持扩张。其中,制造业PMI景气水平较上月有所改善体现在五方面:一是产需指数均有回升;二是价格指数连续回升;三是大型企业PMI持续扩张;四是部分重点行业保持扩张;五是市场预期总体向好。
“受制造业供需两端改善的影响,8月份制造业PMI指数回升符合预期。”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称,一是今年7月高温多雨天气对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影响较大,而8月气候因素影响减弱,推动制造业PMI指数回升;二是8月以旧换新第三批国补资金恢复领取,部分耐用消费品终端需求改善,助力制造业市场需求回暖;三是8月中美经贸会谈在斯德哥尔摩举行,根据会谈共识,双方将现行暂停加征关税措施延长90天,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可以看到,8月新出口订单指数回升0.1个百分点,至47.2%,这与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成果有关。
恒泰期货首席经济学家魏刚认为8月份制造业PMI有四大亮点:一是产需两端同步回升,生产端连续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二是制造业价格水平连续3个月回升,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3.3%和49.1%,叠加核心CPI连续5个月回升,反映出“反内卷”政策的价格效应开始显现;三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PMI分别为51.9%和50.5%,景气度显著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四是企业信心持续增强,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7%,持续处于临界值之上。
王青向期货日报记者表示,四季度,以促消费为核心、大力提振内需政策会进一步加码,重点是财政加力、货币宽松,以及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四季度初前后,央行有可能实施年内第二次降息降准,财政对“两新”的支持资金规模也将有较大幅度上调。这些措施将有效对冲外需放缓和房地产行业调整带来的影响,稳住宏观经济大盘,进而顺利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