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星期一),今日报刊头条主要内容精华如下:
中国证券报
上周A股延续震荡向上趋势。从行业板块看,通信、电子等科技风格板块涨幅居前;周期风格板块中,有色金属板块表现不俗。展望9月A股表现,机构认为,市场或阶段性呈现震荡整固特征,市场热点仍将处于轮动状态中;配置上,继续聚焦资源板块、创新药、消费电子、化工、游戏和军工,科技成长方向中未被充分挖掘的低位细分领域也值得关注。
华虹公司8月31日披露重组预案,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向上海华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虹集团”)等4名交易对方,购买其合计持有的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力微”)97.4988%股权,并拟向不超过35名符合条件的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
8月31日,2025年基金半年报披露完毕。天相投顾数据显示,上半年,国泰海通成为被公募基金净买入金额最多的股票。澜起科技、兴业银行、东方财富、顺丰控股等个股被大幅买入,比亚迪、宁德时代、贵州茅台、五粮液等被大幅卖出。
数据显示,本周A股市场将有29只股票面临解禁,合计解禁数量为20.13亿股,按最新收盘价计算,合计解禁市值为188.77亿元,周环比减少73.51%。福田汽车、富特科技、益诺思解禁市值均将超20亿元,富特科技、益诺思、速达股份、利仁科技流通盘均将增加超100%。
上海证券报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8月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4%,较7月上升0.1个百分点,景气水平较7月有所改善。其中,制造业企业生产稳定扩张,价格指数连续3个月回升。专家分析,PMI指数小幅回升,表明扩内需、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等政策效果初步显现,经济运行向好基础继续巩固。
9月1日起,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正式实施。一年内,居民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无论是用于买手机、电脑、汽车,还是用于装修、旅行、教育等,只要实际用于消费,均可享受年化1个百分点的贴息。
上市公司半年报,曝光了百亿级私募截至今年6月末的调仓动向。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8月26日,共有27家百亿级私募旗下产品出现在94家A股上市公司半年报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合计持股市值达347.31亿元。其中,增持18家上市公司股份,新进19家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股东榜,减持10家上市公司股份,维持47家上市公司股份数量不变。从具体板块来看,二季度头部私募对电子、医药生物等板块兴趣盎然。在业内人士看来,市场在流动性驱动走强之后,基本面驱动因素有望接棒,业绩确定性强且代表经济转型方向的标的值得关注。
在人工智能应用爆发式增长的推动下,芯片行业迎来发展机遇。据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在申万行业分类为数字芯片设计、模拟芯片设计、集成电路制造与集成电路封测的102家A股公司中,上半年共有66家公司实现盈利,其中38家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7家扭亏;另有15家减亏。寒武纪、希荻微、德明利、思瑞浦、芯动联科等公司营业收入增长位于前列。
证券时报
8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49.4%、50.3%和50.5%,比上月上升0.1、0.2和0.3个百分点,三大指数均有所回升,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总体继续保持扩张。分析认为,8月我国经济呈现积极变化,预计9月及四季度内需潜力将持续释放,经济稳中向好。但专家也提醒,内生动能尚有一定改善空间,要继续在稳定需求存量基础上,培育有效需求增量。
截至目前,公募基金半年报数据已披露完毕,基金持有人全貌也跟随揭晓。在稳步降低综合费率的大背景下,基金公司让利投资者的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叠加股市行情总体不差,股票型基金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正在不断增强。
年内,无论是在行情低位还是在回暖过程中,公募基金自购热情较往年均有明显抬升,且主要集中于为浮动费率产品“护航”以及行情低位时为稳定市场情绪两大因素。有观察人士指出,这几年基金公司下调管理费率对其经营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因此将部分盈利用于投资就成为增加收益的一种选项。从结果来看,随着行情转暖,公募基金自购的产品也有可观的浮盈,尤其是4月初大胆入场的资金更是收获颇丰。
当市场的注意力还集中在股市时,汇市“沉寂”许久后也迎来新变化。最近两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走强,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度升破7.12。即期汇率走强也带动人民币中间价持续调升,创出近10个月来新高。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强的主要驱动因素来自美元指数的震荡走弱,以及美联储降息预期下的中美利差收敛。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近期的鸽派发言为9月降息预热,带动美元指数走弱、美债利率下行,对包括人民币在内的非美货币汇率形成支撑。
证券日报
8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49.4%、50.3%和50.5%,比7月份上升0.1个百分点、0.2个百分点和0.3个百分点,三大指数均有所回升,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总体继续保持扩张。
统计显示,截至8月31日记者发稿,已有24家公募机构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情况。其中,18家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超七成。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上半年多数公募机构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主要受市场环境改善、产品创新与效率提升等多重因素影响。同时,从目前已有的经营数据来看,行业头部效应仍较为突出,这或与竞争加剧、费率下行等挑战有关。未来,具备投研核心能力、数字化运营优势突出,以及拥有全球化业务的公募机构将持续领跑。
8月31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披露《中国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度经营业绩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8月31日,我国境内股票市场(沪深北三家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全市场”)共5432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8月31日18时,2025年暑期档(6月1日—8月31日)总票房(含预售)达119.43亿元,超过2024年暑期档票房成绩。《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捕风追影》《长安的荔枝》《侏罗纪世界:重生》《罗小黑战记2》位列档期票房前六名,国产片占据五席,强势引领档期票房。
人民日报
国家发展改革委解读当前经济热点 “消费扩大、投资结构优化的总体态势没有变”
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等就部分经济指标波动、“人工智能+”行动、招投标改革等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我国内需增长潜力巨大,要坚定不移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天津港海上航线通达上合组织多个国家,河南郑州飞往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的货运航班密度增至每周32架次,重庆图定中亚班列实现常态化开行……交通枢纽在国际经贸合作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观察经贸往来的一个窗口。海陆空等交通枢纽构建的跨境物流体系搭建起中国与上合组织其他国家互联互通的经贸通道。
经济日报
8月份PMI三大指数均有所回升——我国经济景气水平继续保持扩张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采购经理指数显示,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49.4%、50.3%和50.5%,比上月上升0.1个、0.2个和0.3个百分点,三大指数均有所回升,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总体继续保持扩张。
企业扩大生产和技术研发通常需要一定的周期,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体现得更为明显。中国人民银行近日披露的一组数据显示,近10年来我国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占比上升了近11个百分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持续快于全部贷款增速,对于进一步挖掘内部需求,稳住投资消费意愿提供了有效保障。
央广网
半年报透视 | 电视行业挖潜增长背后:厂商激战超大屏、Mini LED和AI
随着上市公司2025半年报披露落幕,彩电行业上半年最真实情况逐一显露——在多重因素作用下,行业呈现稳步复苏态势,TV市场销售额规模增长,各厂商上半年业绩亮眼。央广财经记者与多家厂商交流并分析多家上市公司半年报发现,电视行业在技术创新、品牌协同、价值重构方面展现出多重活力,未来将朝着四个趋势发展:大屏化趋势加速演进,高端化助推价值升级,场景化催生增量需求,智能化加速行业变革。
中联重科于8月29日晚间披露2025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8.55亿元,同比增长1.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65亿元,同比增长20.84%;基本每股收益0.32元。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
21世纪经济报道
8月3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5年8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其中显示,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4%,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称,8月份,制造业PMI升至49.4%,景气水平较上月有所改善。其中,产需指数均有回升。生产指数为50.8%,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制造业生产扩张加快;新订单指数为49.5%,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
8月31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优必选处获悉,日前,优必选与中东知名长线基金Infini Capital签署10亿美元战略伙伴合作协议。双方合作将围绕资金支持和产业协同两方面展开。
第一财经
随着高温、暴雨等灾害因素影响减弱,以及反内卷政策持续加力,8月经济景气水平回升。国家统计局8月31日发布的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4%,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改善。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
13家银行个人存款同比仍增11.9万亿 定期化趋势未显著缓解
近期存款“搬家”声浪渐起,多份券商研报称,居民存款正持续向基金、理财等资管产品转移。从最新财报来看,今年上半年,大行负债端仍“按兵不动”,13家主要商业银行个人存款余额合计为112.07万亿元,同比增加11.9万亿元,工行、农行等增幅显著。与此同时,“搬家”分流至理财市场的倾向略有“冒头”,多家银行上半年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实现大幅增长。
经济参考报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在全国部分地区实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并作出一系列针对性部署。会议指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内容。2020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构建了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基本框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
继国有大行5月集体下调存款利率之后,近日中小银行也陆续开启降息模式。8月以来,包括江苏银行、嵊州瑞丰村镇银行、吉林龙潭华益村镇银行等近20家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其中三年期、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降幅普遍达10至20个基点,普遍已降至2%以下。与此同时,不少银行近期推出了收益相对较高的大额存单产品,以应对揽储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