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9月1日电(记者陆宇航余蕊)大模型独角兽企业——北京零一万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联合创始人马杰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零一万物已推出“万智企业大模型一站式平台”,涵盖产业模型训练、微调、部署和企业级Agent(智能体)应用搭建,让大模型“可用、有用、好用”,为智能原生新模式、新业态的落地,进行了有益探索。
智能原生新模式发展正当其时。《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不仅提出了“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将人工智能融入战略规划、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等”,也提出要“加快培育一批底层架构和运行逻辑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原生企业,探索全新商业模式,催生智能原生新业态”,还提出要“培育人工智能应用服务商,发展‘模型即服务’、‘智能体即服务’等,打造人工智能应用服务链”。
据了解,除提供零一万物自研Yi系列大模型外,“万智企业大模型一站式平台”也支持DeepSeek、通义千问(Qwen)等世界顶尖开源基座模型,提供包括万智Agent在内的企业级解决方案。截至目前,零一万物已经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阿里云、华为、顺丰科技、知软知云、飞书等各领域头部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
与此同时,零一万物已与阿里云成立“产业大模型联合实验室”,能够迅捷批量训练垂直定向的产业智能模型,针对金融、游戏、教育、能源、科研等行业打造更强更全面的大模型解决方案。
近期,零一万物与一家市值达几百亿美元的超大型国际公司达成合作,重点解决其多式联运的复杂物流系统问题。传统的人工调度难以对港口拥堵、劳动力紧缺、环保限制、极端天气、潮汐变化等多重变量进行综合考量。零一万物运用产业大模型智能技术,助力企业通过历史数据分析与实时反馈来进行自适应调整,在路径规划、资源调度、时间窗口预测和风险评估等环节发挥关键作用,形成了“调适-决策-价值”的闭环。
“人工智能不应被看作替代人力的方式,而应该被当作是解决结构性人才缺失的最佳答案。”马杰表示,基于企业智能体、产业大模型在内的人工智能技术,零一万物发掘出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扩展的新场景和新业态,让大模型走出实验室、走向千行百业,从“高智商毕业生”转变为具备生产力的“产业专家”。
例如,知识产权行业面临着人才供给不足的困境。受创新性判断难度高、材料撰写耗时多、高价值资产形成难等现实因素制约,专利代理师每月仅可完成6-8件发明专利撰写,新代理师则需经约3年的培训与带教才可独立接案。为此,零一万物联合行业战略合作伙伴,通过大模型技术能力构建知识产权智能体。
“目前,我们已接入专利辅助撰写、审查意见答复、企业技术查新、企业交底书优化等专利智能体,可助力企业、高校、医院、科研院所等客户提升专利申请文书质量30%,并节约30%的费用支出;在面向专利代理机构进行AI赋能合作时,可将代理机构专利撰写、审查意见答复等效率提升3-5倍。”马杰介绍说,目前该系统已上线投入使用,完成了3000余份专利案件的AI服务。
在马杰看来,产业智能升级不是单纯的技术性问题,而是系统性、全局性的工程,需要坚持“一把手”的价值导向,确保技术和业务的高效协同,让人工智能成为驱动企业效能跃迁和流程再造的核心力量,帮助企业规模化增长价值,而非仅仅是节省资源的工具。
“我们从全局视角出发,为企业客户量身制定战略路径,在明确战略目标的前提下,执行‘找场景-调模型-搭应用’的闭环流程,精准匹配高价值业务场景并引入人工智能,进行大模型训练和微调,整合工具、搭建应用并落地实施。”马杰说,这种“战略驱动+场景撬动+模型优化+全链条应用落地”的策略,正是零一万物所理解的智能原生的新模式、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