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由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印发的《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正式落地实施。本次贴息方案的定点经办机构,包括了工农中建等6家国有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蚂蚁消金等5家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今日起,各家机构陆续出台具体的执行措施。
今起一年内个人消费贷款可享1%财政贴息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提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且贷款经办机构可通过贷款发放账户等识别借款人相关消费交易信息的部分,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
也就是说,从今年9月1日起一年内,无论是日常线上线下购物的小额消费,还是买车、装修等额度比较大的商品消费,或者是旅游、养老等服务消费,只要是在相关机构获得了消费贷款,并真实消费了,就可以享受年化1个百分点的财政贴息。
要享受到这份国家补贴,也很简单。消费者需要在政策实施期间,从政策指定的经办机构获得消费贷款。23家经办机构包括,工农中建交等18家银行,以及蚂蚁消金等5家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政策要求,如果把贷款取出来,用现金进行消费,银行就无法判断资金用途,消费者就无法享受贴息。消费贷款转账给个人,包括扫商户的个人收款码付款,以及刷信用卡消费,都不能享受贴息。直接刷借记卡,用微信、支付宝等扫码消费,银行大多是可以识别的,符合条件的消费都可以贴息。
参与经办银行、消金公司陆续出台执行措施
本周,各家机构陆续出台了具体的执行措施。记者汇总发现,兴业、浦发、中信、华夏、民生、招商等多家银行公布的执行举措中都提到,消费者想要申请国补贴息,都需要签署补充协议,部分需要消费者到线下网点提交消费用途证明材料用于人工审核。
比如,招行显示,在办理贷款时或办理贷款后,需要签署《个人消费贷款贴息补充协议》。兴业银行则显示,申请贴息时需客户签署贴息协议。
消费者授权银行查询其银行账户中消费交易信息,银行系统能自动识别的,银行将自动开展贴息,银行系统未能识别的,需要消费者提交材料,进行人工审核。其中,招行就明确,对系统未能识别的,客户可通过招行提供的线下人工渠道办理贴息申请,客户需提交真实消费发票等用途证明材料,招行人工认定审核通过后,对贷款予以贴息。
记者发现,定点机构之一的蚂蚁消金,具体执行方案与银行略有不同。据悉,由于花呗本身就具备41天免息期,在免息期内使用并无任何利息,因此,用户在花呗享受此次国补贴息,主要是在使用“花呗分期”付款的场景中。目前,该活动正向用户逐步开放中。
记者了解到,全国支持使用“花呗分期”付款的商家超4000万。很多商家为了促进消费,在此次国补贴息政策出台前,就已经自行为消费者进行贴息,做到了花呗分期3期免息,甚至6期、12期、24期免息。花呗分期免息的商品,依旧保持免息。消费者使用花呗分期购买需要付息的商品时,可以享受1%的国补贴息。具体使用非常方便,选择花呗分期付款,无需额外操作,就可以享受利率立减。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市场学会副会长李勇坚表示,花呗分期的每一笔付款,都发生在实际的消费场景,因此用户在花呗分期上享受国补贴息,可以保障贴息资金精准进入消费场景。过去商家贴息,就起到了很好的促消费效果,用户每期支付金额少,利息费用也少。现在国补贴息,?是能够大范围减省用户的利息成本,让用户在分期购物时,减轻负担,提振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