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9月1日电 近年来,随着消费需求日益碎片化、多元化,不少餐饮企业积极拓展经营边界,通过多时段、多品类布局,打造全天候消费场景,进一步提升经营韧性和市场竞争力。业内专家指出,延长营业时间、丰富消费供给已成为餐饮行业差异化竞争的重要路径。
日前,海底捞旗下首家“超级甜品站”在上海正式亮相,推出咖啡、奶茶、柠檬茶、雪花冰、Gelato等30余款休闲饮品和冰品,以及贝果、三明治、蛋糕、慕斯等烘焙甜点,超九成产品定价在15元以内。该举措不仅是海底捞对产品矩阵的补充,更是其切入非正餐时段、拓展全天候消费场景的重要尝试。
当前,年轻人通勤、社交、娱乐时间日趋碎片化,“在同一空间完成多重需求”逐渐成为主流消费模式。海底捞甜品站瞄准这一趋势,为餐后仍有休闲社交需求的顾客提供便捷的外带甜品选择,同时也覆盖早餐储备、下午茶等多类消费需求。从传统火锅午晚市的集中消费,延伸至“早餐+下午茶+餐后延伸”的多时段运营,海底捞通过品类创新有效打破时段限制,实现全天候经营覆盖。
消费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据统计,当前甜品消费中,下午茶场景占比达45%,社交聚会占30%,早餐替代占15%。18-35岁女性消费者贡献70%客群,Z世代(18-25岁)更是占据62%的消费额,客单价从2019年的25元增长至2025年的42元,显示出年轻群体对高品质、多元化餐饮消费的强劲需求。
凌雁管理咨询首席分析师林岳表示,餐饮企业通过拓展更丰富的消费场景,最大程度满足客户多元化、个性化消费需求。他指出,在租金等固定成本不变的前提下,延长营业时间可更充分覆盖各用餐时段,提升单店经营效益。
从行业层面看,布局全天候消费场景不仅是头部品牌的试水方向,也逐渐成为中小餐饮企业突破同质化竞争、寻求新增长点的重要策略。提供早餐、下午茶、夜宵等多时段产品与服务,正在成为更多餐饮企业的标准配置。
专家认为,未来餐饮业竞争将不再局限于单一品类或时段,而是转向全时段、多场景、高契合度的综合运营能力。能够精准把握消费节奏、快速响应需求变化、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与服务体验的企业,将在新一轮行业整合中占据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