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9月1日电 (记者马慜)9月1日,中信金融资产董事长刘正均在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不良资产主业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安身立命之本,未来也会成为行业竞争的主赛道。
围绕如何打造主业能力标杆,刘正均表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未来的竞争首先是认知的竞争、理念的竞争。认知水平高低决定了一个公司观势谋局的层次,也决定了这个公司能不能始终在经营管理中找准方向,做正确的事。
“要成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行业标杆,就必须要形成一整套行业领先的认知、理念和打法,真正培育出不良资产主业的核心竞争力。在认知上,要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功能定位出发,深刻把握不良资产行业的运行规律,探索出适宜不良资产管理视角下的投资逻辑,做行业创新发展的领跑者。”刘正均说。
在刘正均看来,打造主业能力标杆要做到以下五点:一是要对宏观形势和国家战略有深入分析。能够在经济运行中敏锐地预判经济的走向,紧跟“时”与“势”的变化,合理配置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
二是要对行业波动和企业发展有超前预判。能够在行业周期波动中看到企业发展“危”和“机”的转化,准确把握时机,通过发挥逆周期的救助作用来博取逆周期的特殊收益。
三是要对市场需求和客户痛点有到位的理解。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能和传统的金融机构简单比拼价格,而是应该利用专业解困能力捕捉新的盈利模式和盈利点,做其他传统金融机构做不了的事。
四是要对监管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有准确把握。一定要吃透具体条文背后的监管政策实质,不能在日常工作中因为对政策的理解和把握不到位丧失了发展机遇。
五是要对不良资产业务逻辑和业务实质有深刻洞察。要建立不良资产业务的展业标准。不良资产业务是“非标中的非标”,实际上只要看透事物的本质,能够洞察其中的逻辑,“非标”中也有标准化的模式可以去创新并总结提炼。
刘正均强调,在理念上,要摈弃过去简单不良资产行业就是简单的资产买卖的理念,要树立主动去挖掘配置资产的理念,对于容易贬损的资产要加速处置,对于能够跨越周期的资产一定要带着优质资产去穿越周期,真正实现资产保值和价值提升的最大化。在打法上,要积极探索“非标业务标准化”的方法路径,提升产品设计的专业化水平,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实现与客户的合作共赢。这才是不良资产行业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