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A股市场呈现出科技板块及相关指数大涨,而多数股票表现平平的特征。当月上证综指上涨7.97%,科创50指数大涨28%,深证成指上涨15.32%,创业板指大涨24.13%。
目前,A股增量资金入市较为平缓,市场仍主要由存量资金驱动。有限的资金难以推动所有板块同时上涨,而科技板块既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又是政策支持的方向,因此一些聪明资金就选择科技股作为主攻方向。
但物极必反,当科技沦为炒作题材、毫无边际地吹起泡沫时,我们需要冷静思考:世界一流科技成果是否真正涌现?尖端芯片、基础软件、核心算法等技术是否取得实质性突破?当前市场对科技股的过度激励和错位激励,是否反而会削弱科研人员和技术攻关者长期投入的决心与专注?
市场应是检验上市公司科技创新成果真实性、含金量的试金石。一家上市公司即便身处人工智能风口,但盈利,寥寥无几,这或许说明其产品尚未得到市场的充分认可,谁又能确认其科技创新成果的先进性呢?科技股过度炒作可能会带来诸多不良后果。一些没有内在价值支撑的科技股,泡沫破裂是必然结局,最终一些投资者或将损失惨重,这有损市场公平。科技概念炒作让大量资金流入一些内在价值有限的科技股,使得真正有潜力、亟待资金支持的优质科技企业反而得不到资金支持。科技概念过度炒作使得市场变得浮躁,投资者不再关注企业的基本面和长期发展,市场或将被扭曲。
要避免科技股炒作透支创新未来,需从制度建设、监管干预、投资文化等角度筹划应对策略。
一是完善科技行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全球市场出现前沿先进技术动态,A股往往就会找相关标的爆炒,全然不顾A股上市公司实际。而当前A股科技企业信息披露也存在重技术术语堆砌、轻实质进展说明等问题。为此,可制定科技行业专项信披指引,要求企业清晰披露研发项目阶段、关键技术指标、产业化进度、业务实际情况等信息。重要龙头企业应对标世界最先进科技、最先进产品,查找差距和不足,同时预测赶超世界先进技术的可行性、步骤、时间,要防止夸大宣传。信披如有误导,需承担信披违法违规责任。
二是强化对机构抱团炒作的监管。机构抱团是推动科技股行情的一个因素。有的科技龙头上市公司股东名单中包含数百家基金,由于纳入各种指数,挂钩指数的相关基金就得被动买入。基金通过盈利效应持续吸引大量资金追逐科技股,滚雪球模式再度发威。对于机构抱团炒作模式,监管部门应甄别其中是否存在相互约定锁仓等涉嫌操纵行为。
另外,交易所可建立板块过热指数,通过换手率、估值分位数、融资买入占比等指标,设定多级过热阈值。当指标触发预警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如审慎注册相关基金、调整杠杆率要求等。目前可适当限制融资买入市盈率偏高的科技股。此外,目前对静态市盈率在300倍以上或为负数的证券,在计算保证金金额时的折算率为0%,建议可进一步规定,静态市盈率在100倍以上、折算率不超过50%。
三是培育理性投资文化。目前相当多散户投资者购买科技股的主要依据是“概念热点”,而非基本面分析。相关部门应加强投资者教育工作,重点帮助投资者学习如何分析科技企业的技术实力、市场前景和盈利能力,理解科技行业的发展特点,认识技术研发的不确定性和长周期性,认识到科技创新同样存在失败风险,以避免盲目跟风炒作。
总之,科技企业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适度的估值溢价能够激励创新投入,但过度泡沫只会起到反作用。抑制科技股过度炒作并非打压科技板块,而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只有让科技回归技术突破的本源,而非沦为炒作的概念,A股才能培育出真正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企业,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目标。